青秀区优化 “15分钟健康服务圈” 打通群众就医“最后一公里”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庞丽娜)近年来,青秀区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根据服务人口和半径,合理配置医疗卫生机构,优化 “15分钟健康服务圈”,让辖区群众看病就医更加方便,打通服务群众就医“最后一公里”。

提高社区医疗服务能力 完善医疗服务架构体系

在全科诊疗基础上,青秀区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着力提升社区医疗服务能力,吸引患者就医下沉。依托医联体等形式,推动上级医院科室主治及以上职称的医师下沉社区开设门诊服务,定期开设门诊。推进社区康复中心、护理中心、标准化口腔诊室和中医特色专科规范化建设。

辖区居民就近到青秀区竹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中医推拿治疗。记者 庞丽娜 摄

“我脊椎不好,需要经常推拿热敷,到大医院人很多,现在就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可以看病了,不仅方便医院环境也很好。”家住金城苑的李阿姨经常到竹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中医理疗,“基层名中医”的驻点也让市民就近就医有了更安心的选择。

“实现分级诊疗,有序就医的格局,需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软硬件的提升建设,以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青秀区竹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姚贤聪介绍,2022年该中心进行升级改造,优化功能分区,推动中医馆、住院部等特色科室建设,推进社区住院与家庭病床服务有序衔接。并加大与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自治区人民医院、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江滨医院等医联体、医共体上级医院的联动,推动上级医院医师及专家驻点社区开设门诊服务,持续做好家庭病床、老年养护、康复科、住院部等特色科室的规范化建设。与自治区人民医院药学部联合设立社区药事咨询门诊,优化处方审核、点评工作,指导居民合理、安全用药。升级诊疗与公卫的信息系统,并依托远程医疗中心和区域心电、影像、检验诊断中心,为社区提供远程医疗和辅助诊断支撑。

强化家医签约 群众健康有“医”靠

青秀区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积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及慢性病随访服务,居民与医生签订家医服务协议,目前,青秀区共组建139个家庭医生团队,将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机整合,为不同人群提供针对性、防治结合、个性化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

青秀区桂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 庞丽娜 摄

“我们不仅会给居民个人提供就医服务,我们还为居民整个家庭提供健康咨询和定期随访服务,特别对患慢性病等重点人群,我们家庭医生团队会定期上门提供健康检查,帮助整理家庭药箱,督促用药及进行健康指导服务等。”青秀区桂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主治医师农凤荣介绍。从有病找医生变成了医生主动上门提供健康保障,家医团队结合实际通过电话、视频、微信或线下随访等方式加强对缺乏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的独居老人、残疾人等居家治疗观察人员的健康指导、监测和指导用药等服务。

青秀区桂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为辖区市民提供医疗服务。记者 庞丽娜 摄

为了达到基层医疗卫生全覆盖,青秀区桂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设立了龙源路秀程府延伸点(分中心)。青秀区桂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梁伟欢介绍,目前分中心已开设有全科、中医科、妇科、口腔科、疫苗接种科、儿童保健科、检验室、超声与心电图室,延伸点医护团队为从中心本部抽调骨干组成,同时诊疗信息、检查检验设备均与中泰路中心本部实现互联互通与共享,可以就近解决青环大岭社区片区居民就诊与公共卫生服务需求。

改造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据了解,2022年以来,青秀区新增了丹凤、龙祥、长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铜岭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桂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伸点,有效解决居民基本诊疗及公共卫生服务需求。推进二级医院挂牌,补足医疗架构体系短板。目前青秀区所辖基层医疗机构共计34家,其中乡镇卫生院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1家。下一步,青秀区将继续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特色优势,推动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有机融合,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以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需求为导向,为社区居民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社区卫生服务。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汤洁葵

(作者:庞丽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