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县加方乡:打造“小板凳议事会”平台 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罗宁 通讯员 黄继剑 韦秋菊)2023年以来,马山县加方乡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灵活调动党员干部、乡贤等人员在乡村调解纠纷、解决困难、政策宣讲和技能培训等工作的作用,通过创建“小板凳议事会”志愿服务队,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切实解决好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将一张张“问题清单”变为一份份“满意答卷”,推动乡村治理工作提质增效。  

建立小板凳议事会乡村治理机制,打造党员群众参政议事平台。为了通过工作联动推动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引导党员干部争做红色先锋,绘制党群联动“同心圆”,探索建立小板凳议事会治理机制,加方乡组建了由村干部、党员、乡贤等组成“小板凳议事会”志愿服务队,用“平起平坐”的交流、沟通方式,面对面敞开说事、商量办事、大胆评事议事。小板凳议事会并无“规定动作”,大到国家政策的落实,小到家长里短,村民说出自己的诉求愿望,党员干部现场解答和领办,无论在村民家中,还是庭院巷口、田间地头,干部群众围坐下来,呈现出“你说事、我办事、你放心”的良好局面,把“小板凳议事会”志愿服务队打造成为党员、群众参政议事的平台。目前,全乡组建“小板凳议事会”志愿服务队23支,队伍人数800多人。

“小板凳议事会”志愿服务队化身“调解员”,发挥解纠纷助困忧作用。专注于群众操心事、烦心事,引导村里党员、网格员、有威望的群众代表加入志愿队,对村屯邻里纠纷实行闭环式治理。村里小板凳志愿队在日常工作中了解到负责区域邻里纠纷情况后,首先将双方家人和村里的调解员、德高望重的老人叫到一起,在家门口小板凳围坐议事,其次把事件的前因后果讲齐讲清,党员干部讲法律政策,最后调解员晓之以理,威望老党员调解情分,通过巧妙引导教育,使纠纷得到解决。同时,当某个村民出现家庭变故陷入困境时,“小板凳议事会”志愿服务队及时出现帮助其解决困难。如加方乡大陆村两位蒙姓亲兄弟,因财产纠纷问题闹得不可开交,双方甚至大打出手,至亲兄弟变成仇人,小板凳志愿队了解相关情况后实施调解,最终纠纷双方握手言和、消除误解。今年以来,全乡通过“小板凳议事会”志愿服务队妥善解决民事纠纷40多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通过各种方式筹集资金35.6万元帮助23户困难家庭送温暖渡难关。

“小板凳议事会”志愿服务队化身“讲解员”,发挥送培训讲政策作用。通过拉家常式的培训交流,小板凳志愿服务队把科普培训和居民教育课堂融入到生活实践中,把村屯里的种养大户作为科普教育能手,让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和种地基地互相交流,大家分享自己的种养心得和经验,把生产中遇到的难题说出来,集思广益寻找解决问题的“土方子”。对于大家都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村屯志愿者记录整理报到村里和乡政府,由村委或乡政府邀请科技特派员解决。各类培训从课堂搬到现场,老师走进田间地头,种养大户成为乡村培训师,村民们对现学现成的培训交流感兴趣有收获,学习热度持续升温。同时,多种方式开展政策宣讲各种,特别是党的创新理论及事关村民切身利益的政策,特别是一些小额信贷政策议事解读,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村民及时知晓政府对乡村振兴产业扶持的惠民政策。今年以来,全乡先后开展“小板凳”宣讲约90场次,平均每村参与群众400人次。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黄登

(作者:罗宁 黄继剑 韦秋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