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实平】考研人数减少,是一种理性回归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23年12月23日至25日举行。对于备受关注的考研报名人数,教育部较往年提前一个月公布数据:438万,比上年度减少36万,下降约7.6%。这也意味着,2015年以来我国考研报名人数连续8年增长态势就此终止。(据《光明日报》)

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保持高位增长。公开数据显示,2015—2022年,7年平均增长率为15.8%。其中,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为341万,2021年377万,2022年457万,2023年达到474万。与之相对呼应的是,不少学校同一寝室多人考上研究生的新闻见诸报端,考研深得学子们的喜爱,已然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

“考研热”一路高歌,而今忽然出现“拐点”,不得不引发人们深思。据麦可思数据调查显示,2022年毕业生因就业难选择暂时读研比例达22%,较2018届增长4%;随大流而读研毕业生比例达7%,较2018届上升2%。不难看出,在就业压力和择业困境的双重夹击下,不少毕业生只是把考研当成逃避现实的避风港。无论因为迷茫还是随波逐流而选择考研,其实都是对自己人生不负责的体现。2024年研究生报考人数有所下降,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开始,也是一次理性的回归。

实际上,很多学生热衷考研,出发点是美好且朴素的,就是要想找到一份好工作,拥有更加坦途的未来。但事实证明,很多人读完硕士依然面临就业难问题,而成功更加眷顾认知清醒、自信勇敢、愿意不断努力的人。前段时间走红的董宇辉,也曾在保研和工作做出艰难抉择,而今即使没有研究生学历也因为自身的出色能力,得到了无数人的赞扬和肯定。所以说,单纯以就业为导向,硕士学历未必会带来高回报,认为“卷学历”和收获就业红利一定正相关,还是比较片面的。

广大毕业生应该把考研当成一件严肃的事情来考量。在人生的重要关口,要慎重选择,清晰地认识到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增强学识、提高创新创造能力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为学历“镀金”或是当成找工作的“敲门砖”。学校也要适当地开设相关课程,引导学生科学理性地面对考研问题,无论何时,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担当社会的栋梁之才。(宁实平)


(作者:宁实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