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保护大王滩湿地公园 以林长制写好“绿文章”

大王滩国家湿地公园风光旖旎,一山一坡实行责任到人,形成了保护林地的强大合力,展现生态美画卷。(朱其芳 摄)

冬日,广西南宁大王滩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大王滩湿地公园)依旧绿意盎然,河湖鱼翔浅底,野生动物自由奔跑,犹如世外桃源。

一大早,大王滩湿地公园管理处副主任、副林长李悦升来到责任区开始巡林工作。“整个区域走下来要两三个小时,主要检查林木生长情况,查看是否存在倒塌风险、有无安全隐患及违规盗砍行为等情况存在。”李悦升说。

大王滩湿地公园位于南宁市南郊,总面积5520公顷,林地和水域占九成以上,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广西首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一国家湿地公园及周边生态环境,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良庆区以林长制写好“绿文章”,将大王滩湿地公园的保护监管纳入到林长制重要日程工作中,建立日常巡查与抽查相结合的长效机制,聘用护林员进行日常巡查,利用无人机进行航飞监测,还设置专人管理,一山一坡实行责任到人,形成了保护林地的强大合力,要让每一棵树都有专属守护者,让每一分绿意都纳入生态“家底”的管护。

二副坝上,一台台桩机正在作业。“公园正在进行除险加固工作,目前主体基本完工。”李悦升告诉记者,前几天因为周边树木影响施工,工人提出申请,经过审批和评估后才对树木进行修剪,“这里的一草一木,我们都要管理好、呵护好。”

公园内,不少参天大树的树干上都挂着自治区古树名木的保护牌。“你看,这棵树是樟树,树龄有200年,是保护等级三级的古树。”公园管理处资源保护科负责人李毅介绍,大王滩湿地公园整合资源打造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对古树名木、动植物等知识进行讲解宣教,让更多孩子亲近自然、爱上自然,从小树立保护自然的观念。

林长制促进了山川增绿、生态提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王滩湿地公园吸引鸟类23种、爬行类动物16种、哺乳类动物25种。其中,黄嘴白鹭、凤头鹰、格木等多种国家级保护动植物定居此地、繁衍生息,为生态的“金字招牌”增添新彩,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已然展开。(记者 韦静)


(作者:韦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