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横州市举办2023年横州市服务实体经济用工暨高校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50家企业现场招聘,提供3000余个就业岗位。
今年以来,横州市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依托“数智人社”平台数字化管理,通过优化公共就业服务、强化企业用工服务、精准实施职业培训、兜底就业安置保障四项举措,不断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
多渠道优化公共就业服务 提升就业服务质量
横州市深入开展就业政策和就业服务“五进五送”活动,通过微信、短信、电话以及上门发放宣传资料、上门赠送宣传慰问品、上门推送岗位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就业创业政策。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政策宣讲3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5.3万份。
横州市坚持通过归集优质岗位、统筹招聘信息,开展公共就业专项行动,为劳动者提供优质就业服务。坚持“线上+线下”齐发力,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金秋招聘月”“双百行动”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36场次,组织365家企业进场,提供就业岗位3.33万余个,帮助农村劳动力新增就业10815人。
同时,常态化网络推送就业岗位信息。通过“横州就业”公众号、人力资源市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常态化发布企业岗位信息,切实送信息到手、送服务到人、送政策到位,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不断提质升级。今年以来,累计发布646家用人单位招聘岗位信息5.3万个。
多方式强化企业用工服务 保障企业用工需求
采集招工信息、掌握用工需求、落实惠企政策……横州市不断强化企业用工服务效能,聚焦流程标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便捷化,推出了一系列惠企暖民、提质快办的服务措施。
深入企业精准找岗。主动深入横州市规上企业、重点企业、新落地企业以及重点项目走访调研,全面了解生产投产情况以及招工用工服务需求,为企业及时提供高效、精准、贴心的用工服务。今年以来,累计走访比亚迪、太阳纸业等45家企业,摸排企业招工岗位134个5816人。
提供精准人岗匹配服务。设立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用工服务专员,主动对接联系企业,动态跟踪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利用“横州就业”微信公众号人力资源数据库为企业推送求职者信息,提高人岗匹配精准度。2023年以来,累计发布招聘岗位信息223期,为企业推送求职者336人,达成就业意向204人。
主动落实服务惠企政策。采取上门服务、电话通知、数据比对等提醒方式,指导企业通过“广西数智”人社信息系统主动申领补贴。今年已累计发放企业新增岗位社保补贴121家151.5万元,发放中小微企业吸纳脱贫劳动力社保补贴30家40.24万元、带动就业补贴12人2.4万元,发放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22家34.58万元、带动就业补贴16人3.2万元,一次性新招用员工补贴8家1.9万元。
多层次精准实施职业培训 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
横州市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保重点群体就业 保重点企业用工”的重要抓手,组织13家备案培训机构深入村委、社区,摸排青年的培训意愿、培训需求、求职意向等,将就业服务延伸到村委(社区)一级,针对性培训技能人才,让群众就业有着落。今年以来,累计深入10个乡镇45个村(社区)、13家企业摸清4.3万人的培训意愿。
因需量身定制,精选培训项目。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和“愿学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为学员量身定制培训项目,确保培训项目与培训需求深度契合。2023年以来,横州市累计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13班次410人;开展就业技能培训38班次1608人,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便捷优质的培训。
在创新典型引领机制方面,横州市组织27名技能人才参加南宁市首届乡村振兴暨邕城劳务品牌技能大赛,促进优秀技能人才在竞赛中不断提高技艺。同时,发挥技能人才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营造浓厚的就业服务氛围。
多举措兜底安置就业保障 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促进农民工、脱贫劳动力等群体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横州市充分发挥粤桂劳动协作机制,收集广东企业用工岗位信息,通过“横州就业”微信公众号、帮扶联系人等推送,推动就业岗位进村入户到人。截至目前,已帮助12511名脱贫劳动力跨省务工。充分挖掘村镇周边工厂、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资源,认定为帮扶车间,引导帮扶车间结合当地脱贫劳动力照顾家庭、从事农业生产等实际,采取分包加工、上门回收、农忙务农、农闲务工等灵活方式吸纳脱贫劳动力就近就业。目前全市实有就业帮扶车间36家,吸纳脱贫劳动力294人。
精准帮扶促进就业。横州市组织帮扶联系人、驻村第一书记等摸清未就业人员就业意愿,分类实施帮扶,对未就业的毕业生,广泛宣传“横州就业”等微信公众号,落实“251”就业帮扶;对不符合公益性岗位的人员,挖掘村内临时性、季节性、非固定性就业岗位,开展送岗帮扶活动。今年以来,对有就业意愿但未就业人员1973人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
此外,横州市用活用足乡村公益性岗位政策,统筹各项资金,因地制宜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脱贫人口中的弱劳动力、半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做到应纳尽纳。今年以来,累计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2884个,每月给予500-1000元岗位补贴,帮助脱贫群众年增收7000元左右。(谢宇梦 禤雄装)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