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好人故事 | 蓝金红:绽放在畜牧兽医战线上的铿锵玫瑰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曾艳)实现畜牧产业现代化,强农富农就是我们畜牧工作者最大的梦想。”蓝金红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奋战在岗位上,一干就是32年。她扎根基层、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作为一名基层农技骨干人才,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许多不平凡的业绩。

帮村民挽回损失及增收超百万

作为马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蓝金红常说,“守好农户的钱袋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多年来,蓝金红帮群众挽回损失及增收超百万,用先进的畜牧科学技术,让群众走向幸福之路。

蓝金红与养殖户蓝克江交流黑山羊养殖技术。记者 曾艳 摄

“多亏了蓝金红,帮我们挽救了损失。有一次羊群集体生病,我急忙给蓝金红打电话,经过她的治疗,最终有8只黑山羊幸免于难。”蓝克江黑山羊养殖场负责人蓝克江说,“蓝主任经常来到养殖场查看羊群的状态,并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培训。现在羊群的死亡率降低了,我们的总收入也从几千元提高到了四万元,日子是越过越好。”

“蓝金红数十年如一日、勤恳敬业、以身作则,哪里有疫点,哪里就是她的战斗岗位。”马山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黄启珍说,“多年来,在蓝金红的带领下,疫控中心技术团队深入到全县150多个行政村,开展科学养殖技术培训指导上千场次,为贫困村养殖产业和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科技动力,也带动了周边群众的养殖热情。”

蓝金红在马山测报站对实验样本进行免疫抗体检测。记者 曾艳 摄

作为疫控中心主任,蓝金红带领单位技术员深入全县上千个村屯养殖场,开展养殖技术指导和畜禽疫病诊断工作,重点抓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六种疫病防控工作,保证免疫密度达90%以上,免疫抗体合格率达80%以上,平均每年为六千多受益群众挽回经济损失600万元以上,用科技扎紧了农户的钱袋子。

精心谋划打造畜牧业品牌

马山县黑山羊养殖,不仅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历史,还得益于科学养殖、管理。

“马山黑山羊是由隆林黑山羊公羊与马山本地母羊杂交繁育而成,十几年来,蓝金红多次到百色隆林偏远山区考察,到村入户挑选优质种羊,并免费发给羊户饲养。蓝金红利用品种杂交优势,改变马山黑山羊体架,提升马山黑山羊的生产性能,推动了马山黑山羊产业的扩大升级。此外,蓝金红还指导养殖户引进努比亚、乐至等黑山羊品种种羊与本地黑山羊杂交,通过新技术提升马山黑山羊的生长速度和产羔率,逐步实现饲养周期缩短、生产性能提高,养羊收入增加。”马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陆震说。

蓝金红和同事陆震讨论中。记者 曾艳 摄

此外,质量的把控是饲料管理技术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饲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养殖动物的生长发育和产品品质。2016年至今,蓝金红被自治区科技厅选聘为农村科技特派员后,不断加大对农作物秸秆配合饲料的研发、利用玉米秸秆、木薯杆、木薯渣及其他大宗农业废弃物等资源,制作成羊饲料。改良后不仅富有营养,还提高了抗病能力,减少疾病发生,提高养殖效益,为马山黑山羊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现在,马山黑山羊经过多种改良之后产羔量得到提升,时有养殖户报告产双胞胎羊羔的喜讯,马山黑山羊养殖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目前马山县全县黑山羊养殖量10万只以上,并且数量在不断的增加。

“为推动马山黑山羊品牌化发展,2019年,蓝金红编写马山黑山羊地理商标注册材料,在国家商标局成功注册‘马山黑山羊’商标,为马山县的黑山羊挂上了特色、闪亮的名牌,也提振了养殖户的信心,为黑山羊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山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黄启珍说。

转变模式推动生猪产业发展

“我跟蓝金红已经共事20多年了,她始终有一股拼劲,在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和恢复生产的双重压力下,蓝金红始终坚持疫情防控和恢复生猪生产‘两手抓两不误’,引导养殖户转变生产模式:跟公司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开展合作养殖生猪,群防群控、全进全出,降低养殖疫病抵抗风险和市场风险,加快恢复生猪生产。”马山县农业农村局畜牧股股长黄明学说,在马山县林圩镇,就有8家大企业138个大型养猪场,这让林圩镇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变得尤为重要,压力也特别巨大,蓝金红每周至少有2次以上到林圩镇各个养猪场去检查、指导疫病防控工作。

据悉,2022年,马山县全年生猪饲养量87.52万头,其中生猪出栏46.82万头;有规模养殖348家,年出栏万头以上大户有10家,年出栏贰千头以上达138家,有5家生猪养殖场认定为国家生猪产能调控基地。

平凡造就非凡,平凡成就梦想。蓝金红就是这样十年如一日地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担当尽责,诠释着不凡和坚守,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汤洁葵

(作者:曾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