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生命,救在身边”!南宁急救医疗中心开展120·国家急救日倡议活动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琴 实习生 李晓源 通讯员 陈雪丽)为增强公众自救互救能力,让更多的市民遇到紧急情况,敢救、会救,筑起5分钟“公众社会救援圈”,1月20日,南宁急救医疗中心举办“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120·国家急救日倡议活动暨南宁急救医疗中心暨急救科普大课堂公益培训活动。

培训导师现场教学。记者 李琴 摄

“通过‘国家急救日’的设立,可以推动全社会关注急救,促进我国急救体系不断完善。”南宁急救医疗中心党总支部书记蒋文宣读关于在1月20日设立“国家急救日”的倡议书。他呼吁120急救中心、各医疗机构等单位大力开展社会公众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提升公众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真正帮助广大市民朋友做到面临危难时刻敢救、会救、能救。

培训现场。记者 李琴 摄

“目前,我国公民急救知识的普及率还不到5%,绝大多数人难以果敢伸出援助之手。究其原因,一是不会,二是不敢。社会公众的急救能力培养和提升仍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希望大家以今天这个活动为契机,积极学习急救,参与急救。”南宁市卫健委四级调研员陆燕说,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同配合下,近年来,全市社会公众自助互救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公众自救互救队伍组建、AED投放、公众急救队伍培训力度不断加大,下一步,市卫健委将继续完善顶层设计,搭建好更加科学合理的急救体系构架,筑起5分钟“公众社会救援圈”,推动健康南宁建设高质量发展。

活动还特地邀请了50名市民现场学习。培训导师通过模型、虚拟现实院前急救培训系统(MR技术)等先进设备,对急救体验者们进行心肺复苏术、海姆立克急救法、AED操作等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培训以“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通过线上直播,进一步扩大影响力,让更多人学习到相关知识,掌握急救技能。

培训导师现场教学。记者 李琴 摄

“专业老师一对一,手把手教学,及时纠正我心肺复苏术操作的错误,现场体验学习印象特别深刻!”市民黄先生感慨道。

“之前在网上看到婴幼儿呛奶窒息,作为一名新手宝妈,很害怕遇到这种情况不懂怎样处理,今天在现场学习了婴幼儿海姆立克急救法,对我和宝宝来说都多了一份安全感!”唐女士说。

“培训现场应用了MR技术,逼真模拟地铁、地震、急诊室等不同场景如何进行紧急救治,我还是第一次参加这么有意思的的急救培训!”农阿姨说。

培训结束,南宁急救医疗中心的医护人员还向现场市民分发急救宣传手册和活动纪念品,提供健康咨询,解答市民急救问题,并组织大家参观了南宁急救医疗中心指挥调度大厅(南宁市卫生应急指挥调度大厅),进一步了解南宁市接处警情况。

当天,南宁急救医疗中心培训中心正式挂牌成为“南宁市科普教育基地”。

南宁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潘兆康指出,近年来,南宁急救医疗中心主动担当作为,持续聚焦群众所需,借助培训中心不定期开展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术、AED操作等各类急救知识和技能,年均开展各类急救科普活动近10场,年均培训人数过3000余人,充分发挥了科普教育作用,科普教育基地的挂牌实至名归,他希望接下来,南宁急救医疗中心继续发挥科普育人,守护安康作用,推动更多的人学习急救、参与急救、守护安康。


编辑:李慧婷

责任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黄登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