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消防指挥中心2023年共接听报警电话25万次 一个号码链接生命的奇迹

今年1月初,消防救援人员在上林县龙头峰救援受伤被困的驴友,路途艰难中途稍作休整    (本版图片均为南宁消防提供)

“你好,这里是119。”“我家着火了,只有我和奶奶、弟弟在家,我好怕,消防员叔叔你们快来救我!”电话一接通,小女孩惊慌失措的声音通过听筒传到南宁消防接警员苏光强的耳边。在安抚小女孩情绪的同时,苏光强立即派警到现场救援。接起电话、询问警情、锁定位置、协助值班人员调派力量……苏光强和同事每天都要重复数百次这样的操作。在无数消防接警员的努力下,“119”这个号码已经成为链接生命的奇迹。 

接警员冷静接警化险情 这号码去年日均接听685次

2023年12月17日14时09分,南宁消防接警员苏光强接到一名13岁女孩的求助电话。女孩表示自己独自在卧室玩耍,突然闻到了一阵烟味,当她打开门查看时,黑烟一下蹿满了整个房间,便立即拨打119求助。 

“奶奶在找你吗?你告诉奶奶,让她捂住口鼻,在房间里面等待,我们马上就到。”苏光强了解情况后一边派警一边和女孩保持通话联系。听到女孩描述现场完全被黑烟笼罩时,他叮嘱女孩关好房门,用被子或衣服堵住门缝,在原地等待救援。 

通话过程中,苏光强感受到女孩的焦躁与不安,他不断安抚对方,并实时播报消防救援进度,稳定女孩情绪,防止其因害怕跑出房间产生意外。在苏光强的冷静指导下,女孩清晰准确地说出了家庭住址,并主动告知门锁密码。苏光强立即传达至前方救援组,节省了破拆房门步骤,缩短了救援时间。8分钟后,消防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女孩一家成功获救。 

电话挂断,救援结束,而苏光强的工作还在继续。接起电话、询问警情、锁定位置、协助值班人员调派力量,这一系列的动作,苏光强及同事一天要重复数百次。据统计,南宁消防指挥中心2023年共接听报警电话25万次,平均一天接听685次。 

接警员苏光强

53小时接力救援 他一直保持联系提供协助

接电话、传指令,接警员的工作看似简单,实则不然。他们必须快速地从报警人的只字片语中提取核心信息,第一时间推送处置对策及安全提示,为一线高效处置提供重要支撑,并对警情做到及时跟踪,这一切都需要接警员具备超强的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为了精准判断警情现场位置、形势,最快最精准地调派力量,接警员要保证有足够的灭火救援经验。据了解,必须参加救援工作五年以上,并拥有两年以上灭火救援经验才有资格从事接警员岗位。同时,接警员要熟知辖区道路交通及水源情况,还要掌握全市执勤人员、车辆、器材、装备等执勤实力,了解全市重点单位及微型消防站的分布等。 

“半年前我刚到岗,地图背不熟,我就在下班后的闲暇时间去踩点。有些城中村地形复杂,我会来回跑多几趟,直到记熟位置。”从一线救援人员转变为接警员,黄汉松记忆犹新。 

然而,不是每次救援都在市区内。广西多山林,地势陡峭,沟壑纵横,遇到山岳救援情况,黄汉松自有妙招。今年1月2日14时57分,黄汉松接到求救电话,一名驴友在登山时不慎失足滑倒摔下约15米深的山沟,致使腰部受伤,无法行走。 

由于被困人员无法准确描述自己所在位置,黄汉松只能让其通过微信发送定位并最终确认被困人员位于上林县上水源龙头峰附近。此处海拔1760米,是桂中南第一高峰。考虑到龙头峰地形复杂,黄汉松立即联动110、120及红十字山岳救援队开展救援工作,并协调武鸣消防救援大队、上林消防救援大队联系当地政府,寻找熟悉山路的向导。 

“在救援期间,我一直与被困人员保持联系,会和他聊聊天让他打起精神,也会问他携带的装备和干粮是否充足,并督促他做好保暖防雨措施。”在黄汉松的协助下,救援历经53个小时,消防救援人员最终将被困人员安全带出了深山。 

接警员黄汉松

男子深夜遇“老乡” 倾诉衷肠疏解情绪感受温暖

除了报火警、报险情,市民或报警欲轻生,或难过倾诉的情况也不在少数。接警员在某些时刻更像是一名施救者、一名倾听者,承接着电话那头的人最后生的希望。 

接警员黄辉曾在凌晨4时接到一名中年男子的电话。短暂的沉默后,对方一句压抑的话语传来:“我不想活了。”黄辉第一反应想确认对方的位置,但该男子并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自顾自地诉说衷肠。 

“你遇到什么事了,可以跟我说说。”黄辉明白,对方只想找一个人倾诉。在和男子长达2个小时的对话中,黄辉套出了男子的家乡信息。他假称是其“老乡”,一口流利的方言迅速拉近两人的关系。 

时机成熟后,黄辉顺势问出男子所在的位置,并立即联系辖区派出所赶往现场。直到警方找到男子确认其无危险,他悬着的心才得以放下。事后,该男子还回拨119电话,感谢这位“老乡”疏解了他的情绪,在他脆弱的时候给予来自家乡的温暖。 

“你好,这里是119。”一台电脑、一部电话、一个对讲机,接警员正是用它们串起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没有动人心魄的危险情景,没有惊天动地的浴血奋战,接警员用温情的语言、永不“打烊”的敬业、分秒必争的专业,走过白昼跨过星夜,时刻守护着生命热线,守护群众平安。 

接警员黄辉

【展望2024】 

黄辉:2024年,我要更熟悉全市执勤人员、车辆、器材、装备等执勤实力。在人民需要我的时候,用自己的方式守护人民群众,也希望市民们能够多注意用火用电安全,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黄汉松:2024年,我将继续坚守在岗位上,磨炼自己的技能。当市民的求助电话打过来时,我能够快速反应,第一时间介入帮助他们。 

苏光强:希望2024年所有人都能平平安安,没有动人心魄的危险情景。我也会继续耐心细致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人民群众需要我时,我会第一时间拿起话筒,成为他们最值得信任的战士。(记者 冯源  通讯员 张辉然 林秋菊 实习生 姚力元 )

编辑:罗宁

责任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黄登


(作者:冯源 张辉然 林秋菊 姚力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