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实平】不要用生命进行“危险打卡”

近日,一名大学生与两名同伴在看过网上推荐的“网红打卡地”视频后,根据视频提供的走“野道”方法,在夜晚进入南京西站内“打卡”拍照。该大学生在爬上车厢顶部时被高压电弧击中坠落,全身50%烧伤,目前仍在医院ICU进行救治。事发后,工作人员称这里一直都在运营,并非一些博主口中说的“废弃车站”,通道处也立有“非铁路作业人员禁止进入”的警示牌。

这名大学生的悲剧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各种“网红打卡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一些网友热衷于在网上分享所谓的“打卡攻略”,但许多“网红打卡地”并不是正常的景区,没有安全保障,甚至潜藏着不少安全隐患。然而,因为这些地方的不经营、无门票,反而被鼓吹成了“野趣”、清新,被流量无限放大之后,蒙蔽了游客对危险的关注。在这样的情况下,跟随“攻略”而来的网友很容易陷入危险之中。

治理“危险打卡”,需要个人、社交媒体平台和监管部门共同发力。对于热衷追随潮流、寻找新奇“打卡点”的年轻人来说,需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在“打卡”时,不要仅凭一篇“攻略”就片面下决定,而是应该保持警惕,通过多方面渠道了解清楚该地的实际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避免被误导。

社交媒体平台也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在推广网红打卡地时,应尽可能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对于一些有可能具有危险性的内容,比如在悬崖边、山林中的河道等,平台应该在相应的发帖(视频)中做好警示标识,提醒此行为可能具有风险。同时,对于存在明显安全隐患的地点,在有人反馈或举报后,平台应在科学评估后及时采取删除、屏蔽等必要措施限制其传播,并调整有关算法,减少相关用户推荐的比重,避免造成不良的传播导向,防止影响扩大。

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强对网红打卡地的监管。对于那些存在安全隐患、管理不善的地点,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治。同时,也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宁实平)


(作者:宁实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