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履职尽责中彰显为民情怀,在建言献策中助力广西发展。连日来,出席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政协委员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饱满的履职热情,放眼广西发展大局,积极建言献策。
重视学校“美的教育”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小学校“美的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自治区政协委员陈洁、陈春燕认为,“美的教育”对学生美育素质、审美意识和能力的养成非常重要,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她们建议,重视并关注中小学校美育课程的建设,加强对美育教师的培养,保障美育教育资源;可通过强化自治区级财政统筹和城乡学校间的对口帮扶、网上公开课等措施,解决美育师资、场地和设施设备不足等问题;鼓励学校开展美育浸润行动,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利用传感技术、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活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丰富艺术体验、改进评价过程。
建议构建完善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协同推进的美育课程体系,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的融合,结合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在学校美育教育中增加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内容,实行具有壮乡特色的“全过程美育”“全员美育”,让美育在校园中无处不在。
小语种大舞台 助力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交融
广西是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区位优势独特。自治区政协委员韦茜认为,小语种人才培养,就是为出海企业向海图强搭“大舞台”,为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交融搭建桥梁。
“20年来,中国—东盟经贸发展更加紧密,对复合型小语种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广西高校从‘被需要’转变为‘走出去’、主动服务,建立起一系列的‘产业学院’。”韦茜建议,站在“海上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的新时代风口,广西应高度重视小语种人才培养,抓住机遇,用人才培养、人文交流、产教融合的方式助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一老一小” 打造民生服务“幸福圈”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幼有所育,是全社会关切的民生大事。“一老一小”是社会最柔软最脆弱的群体,必须做好养老托育服务工作。自治区政协委员刘莎认为,提升养老托育服务水平,要从基层社区抓起,通过社区逐步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及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刘莎建议,试点建设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智慧服务中心、智慧家庭支持中心“三位一体”的智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打造服务周边社区的15分钟养老生活圈。同时,以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为主,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婴幼儿照护服务圈。扩大多方参与、多种方式的服务供给,鼓励非营利性组织、公益机构和志愿者组织积极参与养老和托育服务。利用科技创新赋能养老和托育服务体系,搭建社区智慧养老平台,发展集中管理运营的社区养老和托育服务网络,开展远程养老和托育服务,引导专业化机构进社区。(记者 莫岚远)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汤洁葵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