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县:贝农古法红糖“熬”出甜蜜新生活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邓玲 通讯员 韦飞利 蒙慧玲)又是一年一度的甜蜜时光。日前,记者走进上林县澄泰乡安宁村上濑庄广西贝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贝农古法红糖的作坊香气喷喷,蒸汽缭绕,几口硕大的铁锅里糖汁“咕嘟咕嘟”不停翻滚,阵阵糖香扑鼻而来。

贝农红糖

在制糖现场,广西贝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手艺人李坚信严格采用古法制作技艺熬制红糖,搅拌、去沫、烧开、打沙、冷却,每个制糖工序都一丝不苟。古法红糖加工流程非常紧凑,每个环节之间的接应也需要极为熟练的人员。

制糖现场

广西贝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手艺人李坚信说:“我们采用的是传统‘直风灶’‘连环锅’熬制,历经18道传统工艺精制而成,果香浓郁,既保留了甘蔗对人体的各种天然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又保证了红糖的品质。具有工业制糖不可比拟的营养价值。”

制作现场

春节临近,贝农红糖也迎来了“甜蜜生产季”,李坚信带领工人加班加点赶制红糖,村头巷口飘着阵阵糖香,为冬日乡村增添了浓浓的年味。古法制作工艺熬出的红糖不仅芳香四溢,而且口感细腻、入口即化,每年熬制红糖供不应求,广西贝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模具,优化了产品包装,定制了不同的礼盒套装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目前,贝农红糖产品主要通过扶贫832平台、微信、淘宝网、京东商城等网络营销渠道来销售,深受顾客青睐。

“我们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自己运营的公众号直播,还有淘宝、电商平台等来销售,另外我们会通过线下去销售,近距离的让消费者直接了解产品。2023年我们的销售额大概在100万左右,我们的产品有两个系列,红糖和黑糖两个口味。我们红糖过年过节也是送礼的佳品,销量比平时也会高一点。”广西贝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波说道。

自2017年广西贝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成立以来,采用“公司+家庭农场+工厂+农户+电商”的经营模式,带领当地老百姓通过种植黑皮果蔗增收致富,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附近村民共同走上致富之路,在公司的帮扶带动下,周边的农户过上了“甜蜜”日子。

黑皮果蔗

广西贝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员工韦展勇说:“我是从2017年年底来这里工作,大概也有6年了,月工资大概是2600元左右,通过这份工资换了家里的电视、冰箱、洗衣机。”

广西贝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波说:“我们工厂的黑甘蔗种植基地大概有50亩,我们还会跟当地的农户或者是脱贫户做协议,他们负责去种植黑甘蔗,我们就负责去回收,加上我们这个基地的,一年大概生产红糖100吨左右。”

依托优势资源,拓宽乡村振兴产品。目前,公司带动77户当地脱贫户,其中与15户合作种植黑甘蔗100亩,以不低于市场价收购黑甘蔗,榨季时公司还聘请10多名村民到公司务工,不断增加群众家庭收入。

“下一步的计划就是招合伙人,主要是致富带头人,让他们去做红糖的加工坊,我们主要是负责做技术的支持,他们生产出红糖,我们就负责回收去销售,这样就可以提升我们的产量产值。”李波继续说。

据介绍,广西贝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一种利用黑皮甘蔗生产原味红糖的方法》发明专利和《一种红糖搅拌装置》实用新型专利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公司生产的贝农红糖产品先后获评第五届上海国际农产品博览会优质奖、2022年“广西美味”小吃类金奖,2023年顺利通过香港STC认证中心检测,获得香港优质“正”印认证。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汤洁葵


(作者:邓玲 韦飞利 蒙慧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