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思宁 通讯员 余萍 实习生 李嘉钰)近年来,南宁市西乡塘区明秀南社区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社区“零距离”工作法,努力打造明秀南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新高地,积极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建共享的社会条件。
组织覆盖零距离,构建互嵌式社区。明秀南社区以“零距离”工作法为抓手,打造集基层党建、社会治理、民族团结为一体的“全科网格”。一是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构建“社区大党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员服务站”四个层级社区民族工作网格体系,从空间的互嵌、经济的互嵌、社会的互嵌、文化的互嵌以及心理的互嵌五个方面全覆盖打造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二是凝聚群众共治合力。以党建引领、党员带头、全员参与的融合模式,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及各族群众共同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各族群众互帮互助,促进邻里间交往交流交融,实现社区各族群众齐参与社区治理,让为民服务“零距离”之光照亮社区每一个角落。三是搭建民族文化阵地。整合室内服务面积1600余平方米,设置了民族团结功能室、民族团结书画室等,室外打造民族文化主题广场、健身广场。组建民族舞蹈队、民族文化戏剧队等2支文艺队伍,积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主题活动,促进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党群沟通零距离,倾听各族群众心声。明秀南社区以居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为前提,全心全力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一是畅通民情反馈渠道。通过开展“百姓家事”大走访,组建“三方办”(社区、物业、小区业委会)、召开社区“三会”(党群联席会、居民议事会、民情恳谈会)以及网格员走街串巷、入户倾听、微信群沟通等方式,收集各族群众民情民意,掌握社情民意,实现“党群沟通零距离”。二是强化宣传引导教育。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五个认同”,积极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深化各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让各族群众紧密相连,让心声落地开花。三是严格防范风险隐患。网格员对自己的“责任田”例行“体检”,定期摸排掌握民族工作基本情况和涉及民族因素的风险隐患,做到各类问题主动发现、快速反应、及时转办、高效处理,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为民服务零距离,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工作。明秀南社区通过高效便捷服务,变“群众跑”为“平台办”,实现日常事务在网格内高效处理。一是聚合力搭建社区服务平台,实现老有所乐少有所学幼有所护。围绕社区“一老一小”治理重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为目标,打造综合一站式服务大厅、智慧长者食堂、日间照料中心、新文明实践站、城市书房、舞蹈室等总面积为1600平方米的全链条式社区服务用房,为辖区各族群众提供便捷优质服务。二是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促进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统筹辖区各类资源,开设种类丰富的就业技能培训课程,根据社区治理及居民需求开辟更多就业岗位,满足各族群众需求,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解决就业难问题,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百米”。大力夯实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之基,让各族群众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三是培育明秀南特色文化品牌,推动辖区各族群众互嵌融居。举办“两节一会”(文化艺术节、邻里节、居民 运动会)、百家宴、十佳家庭评选等文化活动,大力推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凝聚建设美好家园的磅礴伟力。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汤洁葵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