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年文化”是每一位中国人特有的文化记忆。
舞龙、剪纸、花馍、花灯、打铁花……中国的年俗蕴含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丰富多彩,每一项年俗都带着浓郁的“文化味儿”。
春节将至,年味正浓,让我们共同感受不一样的年俗,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至今的美学与技艺,在此岁末迎新的重要时节焕发新生。
【舞龙】
舞龙也称“玩龙灯”,是结合武术、舞蹈、民乐等多种传统体育、艺术于一身的年俗项目。
【剪纸】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春节装点得红火富丽。
【花馍】
花馍也称面花、花馒头,是面塑艺术的代表之一,被评为“秦艺六绝之一”。春节临近,做花馍是很多家庭必不可少的年俗,寓意来年“蒸蒸日上”。
【花灯】
花灯亮起,年味扑面而来。非遗文化与流光溢彩的花灯相映相生,岁月流彩。
【打铁花】
“打铁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每逢春节,不少地区的人们都会以此民俗表演迎接春节,祈求来年国泰民安、五谷丰登。“铁花火雨”好似星辰坠落,一串串耀眼的铁花在空中绽放,炫彩夺目,营造出浓郁的节日氛围。
非遗年俗的魅力源于悠久历史,生命力则在于传承创新,让我们共迎新春,同感非遗之美,迎接春花烂漫。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南宁云账号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