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黎南茜 凌鹏 农建昌)近日,“回南天”和寒潮轮番来袭,市民日常燃气使用量持续增加,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高发。
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范一氧化碳中毒,让广大市民过一个欢乐祥和、平平安安的新春佳节,2月5日,南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各县(市、区)、开发区及多家燃气企业开展主题为“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过平安幸福年”的宣传活动,在西乡塘区万秀村、江南区南乡村、高新区连畴村、兴宁区东沟岭广场、邕宁区蒲庙新兴广场、青秀区仙葫片区、良庆区大沙田片区等公共场所,通过知识有奖互动、燃气安全专题培训、入户安全检查和宣传等形式普及燃气管理法规和燃气安全使用知识,增强市民用气安全意识。
社区工作人员、燃气企业员工和志愿者向过往市民发放燃气安全宣传资料。记者 凌鹏 摄
燃气企业员工向市民讲解正确用气知识。记者 凌鹏 摄
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燃气企业员工和志愿者向过往市民发放燃气安全宣传资料和小礼品,分别从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危害、常见原因、中毒症状、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提醒市民群众注意安全,保持室内空气畅通,引导市民群众正确用气,排查燃气灶具和燃气热水器等安全隐患。
燃气安全专题培训。记者 黎南茜 摄
培训现场,燃气专家向市民群众讲解一氧化碳中毒的危害、预防措施以及应对方法。课堂详细解释了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症状及危害,强调了家庭用气、燃气设备的安全使用知识,特别提醒市民群众要注意定期检查燃气设备,确保设备安全可靠。在使用燃气设备时,要确保通风良好,避免长时间密闭空间使用。专家还讲解了如何正确安装燃气报警器,以及在发现一氧化碳中毒症状时如何进行应急处理。
“我们家里就是使用瓶装液化气的,最近新闻里也播了很多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平时老人、小孩自己在家的时候,我们也不太放心。”万秀村村民梁梅芳表示,今天在宣传活动现场学习了很多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知识,回家也要和家人进行科普。
燃气企业员工入户为市民家中的热水器安装排烟管。记者 凌鹏 摄
当天,城区街道办网格员、燃气企业还对市民群众家中的燃气设备进行认真检查,并告知提醒市民规范安装合格的燃气热水器,将排烟管伸出室外,在使用燃气时要开窗通风,谨防一氧化碳中毒。
“我们在寒潮和‘回南天’来临前,通过广西预警中心及时向广大市民发送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预警短信。”南宁市住建局公用事业二科科长司圣飞介绍,市住建局还组织局干部拍摄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短视频,联合新闻媒体在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发布了一系列短视频及推文,提高市民安全用气意识。
据了解,从2021年开始,市住建局持续开展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安全宣传“六进”活动(进家庭、进企业、进公共场所、进学校、进社区、进餐饮行业),组织发动各县(市、区)、开发区开展“敲门行动”,由社区(村委)和企业网格员入户全面进行隐患排查和宣传工作,组织各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做好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工作,增强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
此次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市民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下一步,市住建局将持续绷紧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安全弦”,织密织牢安全过冬“防护网”, 为市民群众安全取暖、温暖过冬保驾护航。
温馨提示: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有害气体,素有“隐形杀手”之称。一氧化碳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高200-300倍,导致血红蛋白无法携带“氧”,造成人体组织器官缺氧,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死亡。强调一点,一氧化碳中毒还会使支配人体运动的大脑皮质受到麻痹损害,导致手脚不听使唤,难以自救。
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4月是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时期。尤其是“回南天”,或者温度较低的天气,市民朋友习惯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或烧炭取暖时关闭门窗,密闭空间通风不良,燃气及木炭等燃烧不充分产生的一氧化碳无法及时排出室外,易导致中毒事故发生。特别提醒市民朋友,在家使用燃气、烧炭取暖时要注意多开窗通风,规范安装使用燃气热水器和排烟管,谨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要记住八个字“关阀、通风、装排烟管”,牢记排烟管就是生命管。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黄登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