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两会启幕之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准备了丰富详实的建议提案。在这些建议提案中,笔者注意到,全国人大代表聂守军提出了“攥紧中国种子,端牢中国饭碗”。聂守军的提案既实事求是反映问题,又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充分体现了人大代表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问题的密切关注和深入思考,也为进一步深化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战略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智力支持。
民以食为天。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虽然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是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而且今后一个时期粮食需求还会持续增加。再者,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变化多端,外部因素对我国的粮食安全也存在威胁。因此,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必须保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自给自足,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屏障。
粮安天下,种子为基。种子是粮食之母,没有种子就不可能有粮食,没有持续足量足质的种子供应,粮食生产就无以为继。因此,粮食安全首要就是种子安全,种子安全如果得不到足够重视和及时有效地解决,必将直接危及国家粮食安全。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所以,要保证粮食安全,首先要把种子牢牢攥紧在自己手中。
目前,我国是种子需求大国,但还不是种子产业强国。长期以来,我国种子都面临对外依赖性过高、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据统计,我国每年要进口7万吨种子,蔬菜的种子占比半数以上,西兰花,甜椒,胡萝卜的种子几乎全是进口的。且不说种子的转基因问题,就光是种子数量、质量、品种、环节、领域等就被“卡脖子”,如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足、育种创新水平不高、种业企业竞争力不强等,这些因素都足以威胁我国粮食安全。正如袁隆平院士曾经谈到:“关键时候,一粒小小的种子能够绊倒一个巨大的国家。种业的安全关系到粮食的安全,也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因此,我国的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是要自立自强,这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在全国两会启幕之际,聂守军提出“攥紧中国种子,端牢中国饭碗”,恰逢其时。保护好我国的种质资源,这件事不仅仅是今年的事,不仅仅是这五年的事,而是十年、百年甚至更久远的事,我们要弘扬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加大力度保护种质资源,解决被“卡脖子”的问题,保证种业市场的良性竞争,人人可为,人人有为,努力推动我国由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迈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宁实平)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