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零时至6月30日24时,广西境内珠江流域将实施为期4个月的禁渔期,除休闲渔业、娱乐性垂钓外,广西内陆所有自然水域和通江湖泊、库区范围禁止所有捕捞作业。(据媒体报道)
曾经,“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止长江,每一条河流都是母亲河,都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水域污染等各种原因,一些河流遇到了“肠梗阻”,水体变得浑浊不堪,水生生物生存环境日趋恶化,渔业资源严重衰退。面对生态保护,我们不仅需要“治已病”,更需要“治未病”,禁渔期是为了留出更多空间和时间,让我们的母亲河休养生息,让生态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对于一些渔民而言,禁渔期意味着要“洗脚上岸”,面对退捕渔民,城市管理者应当了解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并及时解决,要切实维护渔民合法权益,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技能培训,要让渔民感受到温暖,更快拥抱“新生活”。在重大任务面前,我们要坚定地相信和依靠群众,要深刻意识到,除了退捕渔民,每一位群众都是打好、打赢水体生态保卫战的生力军,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稳民心、聚民力、汲民智,才能取得生态保护战的最终胜利。
禁渔护鱼是手段,保护生态才是目的,禁渔护鱼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唤醒众人的生态意识和树立绿色理念,我们要“泽被后人”而不是“竭泽而渔”,要致力修复生态环境,共同呵护好生物多样性基因库,让子孙后代也能欣赏到鸢飞鱼跃的美好景象。
生态保护久久为功、利在长远。我们要坚决打赢每一场环境生态保卫战,让水体“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让苍穹“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让生活环境“清水绿岸、鱼翔浅底”,让乡村“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宁实平)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