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再次提到了“保护第一”。他提到,文物保护工作要坚持保护第一,加大科技力度,在保护、研究、展示和利用方面持续发力,做好文化遗产代际之间的传承,打通从文物保护到“活起来”的链条,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保护好文物和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文物是灿烂文化的实物象征,蕴藏着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创造力、生命力、想象力,是民族精神标识和国家“金色名片”。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需要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发挥文物历史的承载者和传播者的作用,让文物“活”起来。
从“博物馆热”到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火爆全网,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走进博物馆,并通过网络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博物馆热”的背后,其实是公众与传统文化的“双向奔赴”,在文化、文物宣传方面,应当让厚重的历史文化更加贴近大众,充分发挥数字化优势,让文物焕发新生,加强历史文物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展馆等线下场所提供沉浸式体验、虚拟展厅等服务,增强中华民族故事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
坚持以改革激发活力,用创新引领发展,推动博物馆守正创新、提质增效,深入挖掘文物的多重价值,持续推进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计划,努力构建全类型、全链条、全媒体、全方位的文物宣传体系,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传播开,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宁实平)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