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两会④丨年轻人,给你一份特别的“就业指南”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就业,也是00后最关注的事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当下,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着年轻一代就业观的转变——更为个性化、多元化,更具有灵活性。

00后的就业,放弃一味迁就。他们通过定义职场来定义工作甚至定义人生。在职业选择上、在就业方式上,他们始终保持着家国情怀,也越来越尊重自我的想法。 00后的职场,创新与创业相连,远方与家乡交融,个人与时代同频。

让我们听一听00后的职场初体验,看一看代表委员送出的“就业指南”。

报纸版面截图。

3月10日《广西日报》第006版推出“00后@两会”栏目,刊发了《年轻人,给你一份特别的“就业指南”》一文,详细内容如下 ↓↓

北海市为促进青年创新创业,开设富有青年风尚的青年创业集市,深受青年喜爱。北海团市委供图

【他们的职场初体验】

如何看待新兴职业?先就业还是去创业?毕业后选择留在城市还是扎根基层?创业遇到困难,该如何解决?

广西日报邀请广西民族大学2020级新闻学专业学生黄文湘和传播学专业学生陈咪咪作为观察员,与在校创业或已经就业的00后“前辈”展开对话,倾听他们的职场初体验。

目标,认清了就要全力去闯

对话人:哈泽洋(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大四学生)

哈泽洋(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大四学生)

从2021年3月开始,哈泽洋在学校尝试创业,并入驻校园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目前,创业公司已与超过200家商户达成合作,间接带动上下游就业500余人。2023年11月29日,哈泽洋向母校捐赠20万元。

观察员:当下有许多新职业涌现出来,比如直播带货,上门遛狗等,对此你怎么看?

答:新职业的不断涌现证明了当代年轻人在创业方面的不断创新。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一定会催生各领域的多元化与之匹配,促进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不断融合。大多数情况下,我认为年轻人应该先就业再择业,让自己融入社会,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

观察员:请问你如何理解工作稳定?有没有本领恐慌,如何解决和面对?

答:最大的稳定来自内心的坚定。无论是选择哪个行业,认清自己的目标之后,就要全力去闯,不要患得患失,不要扰乱自己的节奏。本领恐慌肯定是有的,所以要不断地去完善自身的本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观察员:创业会面对各种难题,有与同龄人分享的经验吗?

答:创新和方向问题是创业的一大难关。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行业竞争激烈且市场趋于饱和,00后要创业,新兴领域和新兴方向是不错的赛道。同时,要对自己的能力和目标有一个清晰精准的评估,先就业再择业也可以使整个就业流程更为稳健。

家乡,是我的诗和远方

对话人:陈芊艺(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平沙公路项目党务政工员)

陈芊艺(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平沙公路项目党务政工员)

一年前,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的陈芊艺选择回到家乡广西,到交通建设项目基层工作。今年全国两会,陈芊艺最关注的话题是青年就业。

观察员:为什么选择基层交通岗位就业?

答:上大学那几年,家乡的机场建好了,高铁通车了,途经老家的高速公路越来越多,这让我对交通行业有了最初的感情。广西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我越来越相信家乡的发展潜力,也能感觉到广西为青年就业不断发力,比如学费补偿、人才公寓、交通补贴等许多服务就业的举措相继推出,能增添年轻人投身广西建设的信心。

观察员:你认为什么是稳定的工作?

答:工作的稳定性来自对青年开放友好的工作环境。从最繁华的城市北京回到乡村野外的施工工地,我也会有各种困扰。但是在这里,我看到了我们的桥梁项目在全区、全国乃至世界取得突破性成就,感受到从两小时到5分钟的车程变化背后 “回家路”“求学路”“振兴路”的意义,这让我觉得扎根在这里的青春,每一刻都值得。

观察员:在你心里,什么是诗和远方?

答:在我们建设的S210横州市平马至灵山沙坪公路沿线有很多葡萄园。有一次路过时,老板开心地告诉我们,这段路通车后,每天的生意都忙不过来。当时的情景,让我记忆犹新。在我心里,远方不是他乡,而是我和家乡幸福的未来。我喜欢成为一名家乡的交通建设者,用笔和镜头记录下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自信,青年人在慢慢积累中找寻

对话人:陈 梓(全职自媒体人)

陈梓(全职自媒体人)

大二时,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陈梓与一群志同道合、专业技能互补的伙伴在抖音上运营“橙子同学”这个IP。毕业时,这个6人微团队成为独立的全职自媒体人,并且成为桂林文化旅游网络宣传领域影响力较大的网络IP,全网播放量超过700万。

观察员:为什么选择做自媒体?

答:我享受自媒体这份没有kpi(关键绩效指标)的职业,可以带给我掌控自己生活的力量感、做自己喜欢事情的幸福感。但是,自媒体行业的从业者生活一定要有目标,要足够自信、足够自律。

观察员:这是一份稳定的工作吗?

答:客观来说,全职自媒体算不上是“稳定的”工作,风险与压力都比较大。但是“稳定”的含义很多,比如团队良性发展也是一种稳定。为此,我们注重规范团队管理,明确成员职能,不断优化团队的结构,增加团队的抗风险能力;同时,积极开拓业务,如关注“三农”、尝试直播、打造新IP等,不断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

观察员:自媒体创业有没有门槛?

答:不建议年轻人还没有自媒体经验时就贸然将全部精力倾注在自媒体上。一个账号的打造,很大概率前期的数据、收益是“难看”的。比如我们创业时,制作的视频没有什么人看,直到有一条视频爆了,涨了很多粉丝,才慢慢好起来。如此慢慢累积,才发展得越来越好。

自媒体做的是文化传播,要坚持正面导向,要有审美追求。我们的产品也一直坚持像桂林山水一样美丽,让青年人通过我们的产品了解桂林,了解广西,如我们一般热爱它。

【代表委员说】

全国人大代表、桂林市市长 李楚:

让青年与城市共同发展

李楚

桂林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桂林更有为。这是桂林市建设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的口号。

00后短视频平台博主橙子同学对桂林的一句感言——“在这里,我遇到了更好的自己”,让全国人大代表、桂林市市长李楚很有感触。橙子同学通过短视频宣传桂林的秀美山水,拥有了5万粉丝,既有了个人的事业,还为山水桂林打造了一张00后特色的宣传名片。还有许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他们齐心协力、耕耘逐梦、绽放青春,在桂林建设更好的城市,在桂林成就更好的自己。

让青年与城市共同发展,李楚有话说——

桂林是广西唯一的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习近平总书记对桂林念兹在兹、厚爱有加,亲自赋予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历史使命。秀甲天下的桂林不仅仅是别人的诗和远方,还是一代代桂林人安居乐业的家乡。桂林市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高度重视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工作,以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为统揽,聚焦“促进青年高质量发展,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聚焦“建功城市高质量发展,让青年在城市更有为”,实施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动青年与城市共同进步。

为吸引青年留下来就业创业,桂林市深入实施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出台人才引进和培养办法,推动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让每一个年轻的梦想都有舞台。

为推动青年住下来安居乐业,桂林市不定期举办新青年·新市民优惠购房活动,累计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3.1万余套,将无自有房产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配租对象范围。

在桂林,随处可见青年主题公园、青年友好街区,桂林艺术节、漓江文学之夜也努力彰显城市青春形象。121余万注册青年志愿者让友爱互助蔚然成风。

我们努力把桂林打造成向上向善向美的青年首善之城、宜居宜学宜游的青年首选之城、共建共治共享的青年幸福之城,欢迎广大有才有志青年到桂林创业就业、安居乐业。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三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诚:

设计变得像魔术一样奇妙

陈诚

就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促进数字经济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国人大代表、广西三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诚针对年轻人关注的就业创业问题,结合三环陶瓷的生产情况,分享了自己对未来设计师行业的理解。

陈诚介绍,三环陶瓷产品大量出口海外,企业拥有国内外两个设计师团队,会依照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订单需求,设计不同地域风格的产品。他认为,在人工智能(AI)的加持下,设计会变得像魔术一样奇妙,设计元素和设计组合突破传统设计框架,创造出更具个性和创意的作品,乃至带有动态视觉效果的图案、可以穿戴的陶瓷产品等,都有可能出现。

设计师这个职业也将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一方面,设计师可通过AI工具快速生成多种设计方案,并主动进行优化,工作效率将大大提高,设计师则从大量繁琐的细节调整中解脱出来,使设计更丰富成为可能,也会使个性化的定制成为常态。这就要求设计师具备更高层次的创意和审美、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敏锐的洞察力,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设计元素,并将其融合成更具吸引力的作品。

陈诚认为,在设计行业,创意有无限可能。他也欢迎年轻人加入三环陶瓷的设计团队,带来新的设计理念和生产方式,推动传统工艺变革和创新,为企业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和市场空间。

全国政协委员,广西辰亿律师事务所创始人、广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创始会长 覃 斌:

创业是一个实践各种法律的过程

覃斌

“他们越来越注重工作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因此在认定新就业形态劳动关系时,需要充分尊重新生代的职业选择和工作方式,为他们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就业机会,采用兼职、实习、远程办公等更加灵活的用工方式,以适应新的劳动关系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广西辰亿律师事务所创始人、广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创始会长覃斌认为,00后的就业观念、职业追求和价值观与之前的劳动者大有不同。

覃斌认为,在青年就业服务当中加入00后的视角和特点,可以更好地突破新就业形态劳动关系的认定门槛,确保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使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与此同时,优秀的创业者都具备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深厚的爱国情怀,在就业和创业观念上保持成熟和全面思考,并且勇敢追逐梦想,同时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

作为一名律师,覃斌想对年轻人说:“创业是一个实践各种法律的过程。”从经营主体创立、股东关系、经营管理甚至到解散清算等企业经营行为均离不开法律。他建议青年创业者们在创业之初就学习法律并始终尊重法律,知可为和不可为,以法律规范其投资、创业行为,让法律为创业保驾护航。

(吕欣 李家健 黄静 王春楠)

(作者:吕欣 李家健 黄静 王春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