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慧婷 通讯员 赵继业)3月11日是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又称为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上林县木山乡一年一度的“卢於春社”民俗活动于这一天拉开序幕。为推动和保障活动有序进行,木山乡人大积极组织代表主动参与和协助做好“卢於春社”传统民俗活动,着力加强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传承保护、赋能乡村文化振兴贡献人大力量。
斗牛活动 赵继业 摄
活动前,木山乡人大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以“代表联系群众工作”为抓手,组织代表开展“挖掘乡村文化资源 助推非遗文化发展”专题调研活动,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入户走访、电话联系群众160余人次,认真听取和收集群众关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和发展等意见建议21条。同时,组织人大代表协助审定木山乡月二卢於春社传统民俗活动12个,征集卢於春社晚会节目91个。
“以前,我们想举办一些文化活动,节目少、演员少,质量不高,群众难以组织起来,自从我们乡人大代表经常性指导和组织群众排练节目,现在开展文化活动容易多了,节目的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卢於春社理事会会长罗坚生说。
自今年年初筹备卢於春社传统民俗活动以来,木山乡人大主动担当作为,深入挖掘和培育本土人才,不断促进山歌、舞龙、舞狮队伍持续壮大,及时吸纳队员30余名,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卢於春社”活动为期3天,活动期间举行了隆重的春耕开犁仪式、精彩刺激的斗牛及壮汉背起老婆冲刺、甘蔗王比赛等民俗文化活动引得群众阵阵喝彩。活动中,代表们开启“全链条”式服务模式,以有责任的担当、有力度的举措、有温度的服务,全力保障游客畅游庙会,以实际行动为游客看表演以及品尝猪血肠、黑豆猪脚煲、油饼等特色美食提供多种便利帮助。据悉,在2015年和2018年,木山乡卢於春社分别被列入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及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次活动共吸引2万余名游客前来观礼。
下一步,木山乡人大将继续组织人大代表充分发挥宣传引导、示范带动和监督指导作用,积极献策出力,努力将民俗文化特色与旅游相结合,用好“卢於春社”这一具有民俗特色的亮丽名片,做好非遗文化传承,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汤洁葵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