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西工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3.4%
将全力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王镜舒)3月20日,记者在2024年“广西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以来,广西产业整体实力、质量效益、竞争力显著增强,工业振兴三年行动圆满收官。今年2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广西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方案》,广西将围绕“一个总体要求”,奋力实现“四个目标”,做好“四篇强产业大文章”,实施提质扩量“八项行动”,采取优化发展环境“五个措施”,全力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
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王镜舒 摄
九大方面成效显著 广西工业振兴三年行动圆满收官
规模总量快速壮大,有效稳住宏观经济大盘。2023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32万亿元,比2020年增加三成;工业增加值近7000亿元,比2020年增加四成。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5.4%,比2020年提高1.8个百分点。工业税收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达39.8%、比2020年提高6.4个百分点。2023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排全国第10位,工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3.4%,发挥了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和“主引擎”作用。
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来,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06万亿元,年均增长17.3%、比全国高7.1个百分点,重点推进了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等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项目,实施亿元以上补链强链延链项目3700多个,有效填平补齐产业链薄弱环节。新建项目对工业产值、增加值的增长贡献率超过50%。工业投资成为优结构、增后劲、稳增长的源头活水和重要支撑。
工业结构明显优化,新质生产力加快成长壮大。新增产值三千亿元、两千亿元产业各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0%,比2020年提高4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贡献率年均达35%以上。消费品工业快速发展、产值突破5900亿元。新增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新能源4个500亿级以上的新产业,广西成为全国重要的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生产基地和全球最大的锰基新材料基地,建成国内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
创新能力加快提升,科技创新成为工业发展最大增量。全区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达到20.5%,比2020年提升10.5个百分点。工业企业三年累计新增技术专利2.26万项、发明专利8409项。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突破4000家,比2020年增加超1200家。玉柴混动电驱无级变速总成、“三环”大型民航轮胎、氮化镓激光器芯片等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40%以上,比2020年提高12个百分点。
优质企业快速成长,大中小企业实现量质齐升。三年累计新增工业企业3.7万家,总量达11万家;净增规上工业企业3267家,在库数突破1万家。培育了工业龙头企业212家、链主企业30家,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企业737家、单项冠军10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1家、单项冠军企业5家。柳工欧维姆入选“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
园区能级实现跃升,大项目大产业集聚加快。三年累计安排园区专项债券885.3亿元支持基础设施项目412个,千亿元、五百亿元、百亿元园区分别达到4家、6家和50家,比2020年分别增加2家、4家和9家,园区规上工业产值占全区比重达到86%,较2020年提高6个百分点,形成了南宁东部新城新能源、柳东新区新能源汽车、钦州自贸区化工新材料、防城港经开区金属新材料、玉林龙潭产业园新能源电池材料、梧州临港经济区再生资源等重大产业集群。
绿色低碳转型加速,工业绿色化发展水平提升。三年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78家,自治区级绿色工厂99家、绿色园区17家、绿色供应链3条、绿色产品155种。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高载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水平累计平均下降15.9%,防城港盛隆冶金、南国铜业等一批企业展现绿色发展新形象。
工业开放持续深化,产业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加快建设,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建设快速推进。推动产业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举办产业转移对接活动,引进比亚迪、青山瑞浦、华友钴业、中伟新材料等行业龙头企业160多家。以项目为牵引,实施汽车、电子信息、金属新材料、食品等“4+N”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项目500多个,形成了一批产业合作发展新模式。
工业惠民能力增强,促进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建设了56个特色轻工园区,形成39个百亿产值县域园区,带动发展木材加工、纺织、食品等特色产业,打造了柳州螺蛳粉、梧州六堡茶、横州茉莉花等农产品加工品牌。重点医疗防疫物资实现区内100%生产和100%保供。三年来吸纳城镇新增就业人口超35万人,工业成为稳就业的重要支撑。
全力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
今年2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广西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了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目标任务、方法路径和重大举措。广西围绕“一个总体要求”,奋力实现“四个目标”,做好“四篇强产业大文章”,实施提质扩量“八项行动”,采取优化发展环境“五个措施”。
其中,“四篇强产业大文章”,就是做精“原字号”、升级“老字号”、壮大“新字号”、拓展“外字号”,改造升级糖、铝、机械装备、钢铁、有色金属、汽车、石化化工、食品加工、高端绿色家居、轻工纺织10个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及储能、生物医药、新材料5个新兴产业,前瞻布局人工智能、元宇宙、生命科学、深海空天4个未来产业,紧盯国家产业布局,积极承接国内外制造业转移,打造体现广西特色的“10+5+4”现代化产业体系。
提质扩量“八项行动”分别包括科技创新突破行动、产业群链升级行动、项目增量提质行动、智改数转赋能行动、企业培优育强行动、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园区能级提升行动和开放引领发展行动。
今年以来,广西先后召开了全区工业振兴特派员总结大会暨实体经济服务员动员大会、全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会,对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进行了全面部署。接下来,广西将以产业布局全景图为牵引,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导向,以企业、项目、链条、集群为发力点,实施工业提质扩量八项行动,加快建设制造强区,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夯实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黄登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