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实平】“AI复活”需有度

音乐人包小柏用AI“复活”逝去的女儿;辽宁一网友通过AI“换脸”去世父亲,向91岁的奶奶报平安;网络购物平台兴起“AI复活”产品,价值10元到上百元不等……近段时间,“AI复活”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相关报道也屡屡出现在大众视野,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AI“复活”逝者,到底行不行?

可以肯定的是,AI技术本身并无过错。近年来,得益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5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趋成熟,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其应用场景也不断拓展。从经济、医疗到教育等领域,人工智能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不仅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为人们的衣食住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此次AI技术应用在“复活”逝者上,看似离经叛道,但也情有可原。“世上万般哀苦事,无非死别与生离。”死别,是人类难以逾越的鸿沟。AI“复活”亲人,“复活”的不仅是逝者的音容笑貌,更是生者对逝者的情感与记忆,这是生者释放情绪的出口,也是生者慰藉心灵的方式,只要不侵害他人利益,旁人无可指摘。对于由此而产生的“AI复活”的商业行为,也可多些包容。

但“AI复活”应有度,不可挑战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如今“AI复活”滋生了不少乱象,有的商家打着“AI复活”的旗号,提供的服务却是普通的修复老照片、制作PPT动画,有的网红博主为了引流博关注,“复活”了已故知名艺人和演员,还有有心之人利用“AI复活”生成人脸安全验证假视频……如此盲目跟风蹭热度,违背公序良俗,甚至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绝不可取。

高科技也有温度,“AI复活”也可以治愈人心。只要把握好度,找准其中的平衡,加以约束和引导,就能给人以慰藉,造福更多有需要的人。(宁实平)


(作者:宁实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