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罗宁 通讯员 韦英德 覃柳练)今年3月初,马山县古寨瑶族乡第一批特色产业以奖代补申报工作全面开展。连日来,古寨瑶族乡9个村260多个屯,到处可见由乡政府工作队、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工作人员组成的验收小组,入户对群众申报以奖代补项目进行验收,一幅忙碌的景象。
为了让以奖代补资金发挥惠民作用,护航产业健康发展,古寨瑶族乡纪委立足监督首要职责,通过通报典型案例、按规定申报和验收程序步骤、跟踪抽样检查等三项措施,助力发挥以奖代补资金激励脱贫群众发展产业内生动力正向功效。通过典型案例做好警示教育念好预防经。在开展特色产业以奖代补工作前,乡纪委以《以画说案·产业奖补审核马虎不得》等典型案例,通过会议、微信群转发等方式以案说纪,用他人的经验教训警示参与以奖代补的工作人员,勿步他人后尘,勿以身试法。
按规定程序让群众获知情权并参与监督。在开展以奖代补申报和验收工作期间,乡纪委注重查看业务部门和各村是否按规定程序和步骤开展工作,是否按规定在村务公开栏、屯公开栏的地方做好公示和公开举报电话等工作。要让群众知晓自己和他人申请的奖补项目、数量等信息,并主动参与到监督工作中来,让以奖代补工作在阳光下开展。
对申报验收数据跟踪抽样检查保真实。在工作队结束验收工作后第一天,乡纪委立即组成2个核验组,到全乡9个村,每个村抽5到10户有以奖代补申请项目的农户进行实地走访,对申报和验收的数据是否一致进行一一核验。
据统计,古寨瑶族乡2024年第一批特色产业以奖代补共有地方特色品种鸡、鸭、猪、牛、羊、蜜蜂、桑蚕、蔬菜等8个种养项目,申报金额达178.8255万元。在乡纪委的全程监督下,共有726只地方特色品种鸡、30只羊、85头猪、3头牛、6亩桑蚕等因重量不足或养殖时间不够等原因在验收过程中被核减出来,核减金额共计8.8216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紧盯特色产业以奖代补工作中的干部作风问题,对弄虚作假等问题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真正发挥特色产业以奖代补资金起到为民、惠民的作用。”该乡纪委负责人说到。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黄登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南宁云账号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