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庆区良庆镇人大:甘当村民“和事佬” 化解纠纷促和谐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冼慧莹 通讯员 李永强)良庆区良庆镇新团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和基层立法联系点(简称新团村站点)充分发挥基层人大代表来自基层、根植人民、群众基础好、威信高等特点和优势,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平台,积极探索人大代表参与矛盾纠纷调解的新模式,着力打造“呗哝有话说”邻里矛盾纠纷服务品牌,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用心、用情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助推全村矛盾纠纷调解提质增效。

“人大代表+呗哝情深+”,构建矛盾纠纷调解新模式

近年来,新团村站点找准人大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结合点,积极探索推行“人大代表+呗哝情深+”模式,人大代表+村干部+网格员紧密配合,发动一批常年扎根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善于调解矛盾纠纷、热心于村中事务的退休村干部、老党员、老前辈等组成矛盾纠纷调解队伍,邀请当事人双方亲戚(呗哝)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发挥他们人熟、情深、事清、情况明等特点和优势,坚持“有话进站说,有事好商量”的原则,通过深入走访、实地调查、召开座谈会、调解会、议事会、现场会等方式,化解群众身边的矛盾纠纷,在面对面、心平气和沟通氛围中把事说开说透,把理讲清讲明,把群众心里的疙瘩慢慢解开。

随着矛盾纠纷调解新模式的推行,新团村站点推出不少行之有效的举措,不断提高群众参与度,发动群众力量致力于解决村中的矛盾纠纷,在化解矛盾纠纷中做到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切实将矛盾纠纷抓早、抓小、抓苗头,及时预警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风险点,不断提升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

代表躬身力行履职聚能,融情化解矛盾彰显担当

时下正值春耕时节,春耕生产正如火如荼开展,这既是广大农民群众最为忙碌的时期,也是最容易引发土地纠纷的时候。2月21日,新团村团一坡与新庄坡几户村民因耕地边界问题发生了纠纷。在双方生产队长多次尝试调解无果后,各方当事人来到新团村站点寻求帮助。

为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站点立即启动“人大代表+呗哝情深+”模式介入此事。驻站人大代表迅速响应,会同工作组其他成员立刻前往进行调解。经调查了解,这几户村民因耕地边界问题已产生纠纷多年,今年春耕又因一方当事人“砌挡土墙”产生边界争议,位于下坡段的当事人为防止田埂滑坡,用水泥砖砌起一段挡土墙,使上面耕地的田埂边界变得模糊不清,甚至出现田埂消失的情况。当事各方争执不下,现场气氛紧张,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工作组迅速调整调解思路,依据原始土地台账,从最初土地状态出发,邀请各方兄弟姐妹(呗哝)参与调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法,坚持不懈地做当事各方的思想工作,最终当事各方消除了对立情绪并达成一致意见,明确各户土地边界,解决了困扰这几户村民多年的土地边界纠纷问题。

“不要小看邻里矛盾,如果久拖不调、久调不成容易‘小事拖大,大事拖炸’,要尽快用正确的方法去化解,而以亲情调解化解矛盾纠纷是最朴实,也是最有效的纠纷解决方式。”驻该村的镇人大代表黄华立动情地说。

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

新团村站点坚持不懈走实治理之路,做好为民服务“贴心人”,积极参与矛盾调处,切实在基层治理上聚能发力,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田边地头、解决在基层一线,做到“一站式服务、一体化解纷、一次性了结”,让矛盾不出村。

2023年以来,新团村站点多次参与土地纠纷、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纠纷、生产纠纷、经济纠纷等各类矛盾调处工作,成功调解13件。新团村站点负责人表示,站点将进一步拓宽履职思路,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打造更多的治理品牌,不断创新治理新模式,建好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线平台,动员驻站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当好社情民意收集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群众利益保障员,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元解决纠纷的需求,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代表为人民”的责任担当。

编辑:罗宁

责任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汤洁葵


(作者:冼慧莹 李永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