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昌大学《赣剧艺术鉴赏》课程走红网络,不少同学将拍摄的课堂片段分享至各大社交平台,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点赞。不少网友惊呼“毕业了还能选课吗”“这种课谁不抢第一排呀!”“抬头率100%,上课都不用打卡”。这堂课之所以火出圈,很大程度源于主讲老师陈俐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事业的热爱。
文化传承,生生不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更多人了解赣剧,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陈俐一改此前侧重用讲台讲稿的形式,把课堂变成舞台,把冷门乏味的课本知识变成精彩生动的艺术表演。挥水袖、舞折扇、耍花枪、上戏妆,学生们在“沉浸式”场景中体验文化之美,触摸艺术温度。把集体的填鸭式教育转换为个体的主动学习,这种教学方式转变的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一种进步。
无独有偶,近日,在天津大学《京剧与中国文化》通识课上,国家一级演员黄齐峰老师把李渊舞台搬上三尺讲台,同样好评如潮。中国戏曲有多让人“上头”,从这些课程的火爆程度即可窥见一二。高雅艺术之所以晦涩难懂,何尝不是因为总是被束之高阁?传统文化要火起来,首先要打破距离的壁垒,让它“飞入寻常百姓家”。而这关键在人,途径在于新方式新手段。
高校赣剧课走红网络,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一次性的刷屏之后,公众的注意力终究会被更新、更有趣的事情所转移,这是当下网络空间的局限性。从本次事件来看,火爆全网的背后,是成千上万学生对于精品课程的由衷期待,更是广大网友对于增强文化自信的心心念念。如何让更多课堂变成独具特色的“舞台”,如何持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求学心,如何让中华文化始终屹立世界民族之林,是整个教育系统乃至整个社会需要思考的问题。(宁实平)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