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青秀区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的一年。回顾过往,青秀区委、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民生、文化、社区治理等领域,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
赋能产业结构调整 造就坚实幸福底盘
2023年,青秀区积极调整原有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区内资源,促进各产业增值增收。工业上,实现多氟多20GWh项目二期顺利开工,比亚迪45GWh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项目竣工投产,助推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值增长超20倍以上,不断扩大现代工业占比。
南宁东部新城伶俐工业园区。李嘉玮 摄
为加速释放科技创新活力,实现企业技术转型,青秀区打造了“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南宁市创新创业基地”等5个校地合作项目,新增自治区级创新平台21家,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成长沃土。广西中科阿尔法科技有限公司内,各条产品生产线正火热开工。“基于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具备的产业集聚力以及政府提供的各项优惠政策,公司得以稳步发展,今年一季度已投标订单超3000万元,后续计划在封装产品线上再新增5~10条生产线和新增10000平方米左右的厂房,用以满足客户不断增加的交付需求。”广西中科阿尔法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对公司的未来发展信心十足。
刘圩镇晟发现代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果蔬长势喜人。谢嘉威 摄
“我把自家的土地约4亩以1000元/亩一年流转出来,用于刘圩镇晟发现代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我每天到基地参与劳作,一个月下来也能拿到2500多元的劳务费,大棚里的农作物比原来自己种植管理的长势好多了,品质上了档次,也能卖个好价钱。” 刘圩镇刘圩村农民李芳群开心地说。目前,整个青秀区土地流转近7万亩。一年来,青秀区现代特色农业蓬勃发展,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达成战略合作,共建华南地区蔬菜研发中心和农业科技创新研究院;引进“寿光模式”,推进蔬菜产业“六统一分”标准化、规模化发展运营,建成设施蔬菜大棚60个,现代智慧农业“青秀样板”加快打造;建成自治区星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3个,“田园青秀”综合体通过自治区级验收,青秀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入选国家级创建名单。
青秀区积极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 “惠享生活·乐购青秀”“青秀创意生活节10周年”“东盟美食节”等系列体验感强、品质高的文旅活动火热出圈,全年接待旅游人数4450万人次,大大提升了青秀区在广西的旅游竞争力。
在跨区域合作上,青秀区加快开放步伐,与宜宾市翠屏区建立友好城区关系,成功举办清华专家南宁行、上市公司走进青秀、“一带一路”邕江论坛等系列高品质推介活动,签约联通数字经济产业园等26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总额达184亿元,在对外贸易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青秀区着力将经济总量这块“大蛋糕”做大,2023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388.3亿元,同比增长4.9%。随着发展“蛋糕”越做越大,百姓“钱袋子”也越来越鼓,2023年,居民收入快于经济增长速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7832元,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714元,增长8.2%,两项增速均排名全市第一。
完善基础公共服务 托起百姓安居梦
居住环境的安全、便利和美观是衡量一个城市或社区宜居程度的重要指标。2023年,青秀区狠抓全域建设治理,全面启动181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64.7公里背街小巷提质升级,纬三路等市政道路建成通车,长堽村五组城中村改造等项目纳入市级“三大工程”先导计划,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顺利开工;埌东智慧农贸市场建成运营,华园市集获评自治区五星级农贸市场。
改造升级后的华园市集,给市民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
在教育强区上,青秀区完善各项教育设施,不断扩充教育资源,成功入选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并建成民主路小学凤岭南校区等学校7所,新增多个学位,为破解老旧片区学位难题提供新思路。“东葛路附近的人口密度很大,周边学校的学位本就非常紧张,如果没有园湖路小学南校区的投入使用,我家孩子可能就要去到很远的地方上学了,接送十分不方便。现在上下班接送孩子全程只需10分钟,悬在我心里的问题解决了,真的非常开心 ”,住在思贤路附近的市民黄女士开心地说。
医护人员为刘圩镇那救村那救坡重点人群开展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和健康体检活动。杨玉梅 摄
过去的一年,青秀区着力于提升城区内医疗水平。青秀区卫生健康服务综合大楼正式投入使用,长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铜岭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建成运营,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今天觉得胸口闷,来到我们镇卫生院检查,很快就出结果了,在这检查跟在市医院一样的,以前还要坐车去市区检查,来回也要半天时间,很不方便,现在出门就能就医方便多了。”到南阳中心卫生院就诊的张阿姨对“家门口”的就医效率竖起了大拇指。
除此之外,青秀区还改造升级了长塘镇、伶俐镇敬老院,加快推进凤翔社区服务用房暨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开设长者饭堂18家,并推动3家托育机构进入自治区示范性评选终审,为老人及小孩打造了安全便利的生活环境。
统筹发展与安全 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措施。2023年,青秀区持续加固安全底板,聚焦城镇燃气、工贸、建筑施工、自建房、消防、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深化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同比下降12.5%,在全市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年度考核中排名第一。
消防员检查消防设施,排查隐患。(图源:青秀区消防救援大队)
科学的治理体系是保障社区安全的内核。2023年,青秀区大力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完善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所推出的“网格精细化治理”典型经验获得中组部《组工信息》刊登推介,“三个三”议事协商工作机制入选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民警结合当前新型毒品的滥用形势向工地人员开展毒品预防宣讲。(图源:青秀区禁毒办)
城区“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也取得实效,重点风险房地产项目成功交付6个,惠及4032户业主,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禁毒反诈,严厉打击传销、走私等违法犯罪行为,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8.5%,位居全市前列。
更优质的教育、更好的医疗条件、更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宜居的城市环境……青秀区将以更饱满的态度做好民生工作,努力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变成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