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上级党委坚强领导和区市人大常委会关心支持下,马山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上级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坚持突出代表主体地位,创新履职为民载体,精心搭建新质代表履职平台,不断拓宽代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新路径,为推动马山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人大力量。
一是守正创新打造品牌,代表工作有声有色。坚持守正创新,全力深化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马山实践,多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率先探索在县区人大例会中开启“代表通道”和“局长通道”,讲述履职心声,回应民生关切,展现代表履职风采。率先探索推行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并全覆盖延伸到乡镇,民生实事从“为民作主”变为“由民作主”。2022年以来县乡两级共票决产生144大项528小项民生实事项目,实现了政府决策与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买单”、人大“验单”的全新模式,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和各级媒体广泛报道。创造性把“三官一员”进站点和“贝侬”调解工作结合起来,总结推广“人大代表+三官一员+‘贝侬’+调解”工作法,并在人大代表联络站和基层立法联系点设立“人大代表+三官一员+‘贝侬’”调解工作室,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700多件,市委主要领导进站履职时给予高度肯定,该工作法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内部刊物刊登、向全国推广。马山县人大常委会被评为“2022年度全区人大代表工作先进集体”。
二是站点融合提质增效,履职为民出新出彩。坚持“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探索站点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文化旅游、构建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多领域结合的“站点+”新模式,推动打造了古零乔老片区、周鹿坛利片区等一批深度融合标准化建设示范点,并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合诚社区设立了代表联络站点,助力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成功打造9个市级示范站点和8个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基地。围绕“补链强链延链”,在现代种业科创中心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通过“小站点”撬动“大种业”,推动全县玉米制种面积发展到2.59万亩。2023年10月,马山县被认定为自治区级杂交玉米制种大县。马山乔老片区站点和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中心站点分别获评为2021年度、2022年度“全区人大代表工作先进集体”。
三是主题活动走深走实,代表履职见行见效。充分发挥站点在凝聚代表和群众智慧力量、助力全县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不断深化开展“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主题活动。全县各级人大代表主动进站履职,59个代表联络站共召开民情沟通会、调研座谈会等200多场次,提出意见建议630条,答复率100%,真正做到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获得广泛好评。2022年9月,自治区人大代表,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农生文以人大代表身份到古零镇乔老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进站履职;2023年8月,自治区人大代表,自治区党委常委、广西军区少将司令员何仁学以人大代表身份到马山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中心人大代表联络站进站履职,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关切。
四是拓宽代表履职渠道,履职监督亮点纷呈。率先探索推进对常委会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述职评议工作,实现“评议步骤全链条、评议调查全方位、评议打分全环节、代表参与全过程”,累计对13名县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依法履职任后监督,先后5次在区、市人大会议上介绍相关经验做法。“干有方向、评有指向、议有导向、改有靶向”的评议模式,作为全市亮点工作向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监督专班推荐。率先探索推出干部“任后监督清单”,不断拓宽完善人大代表履职监督渠道,让人大代表和新任命人员对履职监督内容“一目了然”,进而实现权责同步、监督先行。(李娴)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南宁云账号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