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实现200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

  • 2024-04-02 13:48

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的不止是一个人的生命,还可以让一个家庭重拾希望。“我希望我能给对方重生的希望!”近日,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殷先生躺在病床上,鲜红的血液从手臂缓缓流出,通过一台血液细胞分离机,分离出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血液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他幸运地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第17264例,广西第614例,南宁市第200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南宁市红十字会自2004年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以来,累计成功捐献突破200例。

2020年9月,殷先生在单位组织的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报名并采集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2023年,他收到与患者配型成功的好消息。“说实话,接电话时我感到很意外,但答应捐献后我通过上网查询了解相关资料和捐献过程,更加坚定了我的捐献意愿。”殷先生将捐献的事告诉了家人和同事们,他们再三确定了这对身体没有损害后,全力支持他的决定。于是,他开始锻炼身体,确保高分辨采血和体检合格。

采集当日,在家人和南宁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殷先生经过4个多小时采集了270ml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名血液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南宁市红十字会四级调研员廖崇生、南宁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刘阳辉到采集病房看望慰问殷先生,并向他颁发荣誉证书和奖章,对他的大爱善举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肯定。

据介绍,目前捐献造血干细胞,早已告别了直接从骨髓中抽取细胞的方式,而是通过皮下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将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因此,就像献血一样,从捐献者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对于捐献者来说,可能只是存在于骨髓静息状态的备用细胞,但对患者而言,这些细胞就是“生命火种”。捐献后,由于造血干细胞能够自我复制,很快就能恢复之前的状态,因此,不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南宁市红十字会四级调研员廖崇生介绍,南宁市造血干细胞捐献由0到100例的突破用了12年时间,从第101到第200例用了8年时间。造血干细胞捐献是一项保护人类生命健康的崇高事业,是红十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宁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经过20年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形成特色鲜明的红十字品牌。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治疗恶性血液病、骨髓功能衰竭、部分非实体恶性肿瘤性疾病和部分遗传疾病,也呼吁更多的人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行列中来,为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