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县大桥镇:桑葚喜获丰收 “传统桑”变“特色果”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慧婷 通讯员 韦俭)清明节前后,南方桑葚进入成熟期。连日来,在宾阳县大桥镇木埠村的桑葚种植园,村民开始采摘桑果,果园也陆续迎来一批批采摘客。桑果丰收,村民增收在望,甚是喜悦。

图为农户在采摘桑葚。

因势利导调整结构,延长桑蚕产业链。种桑养蚕是大桥镇的传统产业,是群众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近年来,为不断延伸发展“桑蚕+”农特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大桥镇人大充分职能作用,结合村民种桑养蚕对桑叶需要及桑葚的市场需求,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果桑特色种植”的建议,并先后3次组织人大代表及部分农户进行专项调研视察,帮助村民进一步了解果桑市场行情以及种植、管理技术,积极引导村民转变“栽桑只为养蚕”的传统观念、主动调整种植结构,发展水果型桑葚种植。

代表带头发展种植,传统桑变特色果。新产业的发展,示范带动作用很重要。新道村是大桥镇种桑养蚕的“专业村”,在镇人大的引导下,县镇人大代表、新道村党总支部书记韦瑞伟流转了50亩畲地率先示范种植果桑,并很快获得了增收。据了解,果桑是在叶桑基础上选育的果叶兼用型品种,桑叶可养蚕,桑葚味道鲜美、味甜汁多,能入园采摘体验,桑葚泡酒也很受青睐,种植果桑比单纯种桑养蚕每亩能多收入10000元左右。在韦瑞伟的带动下,村民逐步改变纯叶桑种植,转种植果桑,目前桑葚已成了村民养蚕之外增收的特色果。

人大助力壮大产业,助农增收促振兴。果桑具有“短、平、快”的优势以及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宽阔等优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村民的重视,大桥镇人大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因势利导积极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全镇果桑栽植面积不断扩大。据悉,目前该镇共有新道桑葚园、木埠桑葚园、大程桑葚园等较大的桑葚园8个,果桑面积达600余亩。在大桥镇人大代表的助力下,该镇发展延长了“桑叶养蚕+桑果采摘+桑葚泡酒”的“蚕桑+”产业链,成为了全镇蚕桑产业发展、乡村振兴路上村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

编辑:罗宁

责任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汤洁葵


(作者:李慧婷 韦俭)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