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人巡游展现民俗风采 蒲庙花婆节竟然这么好玩

“花婆粥,滚碌碌。慢慢食,都有福……食了花婆粥,一生都有福!”伴着蒲庙人耳熟能详的白话歌谣,花婆们在五圣宫旁给过往游客勺满一碗粥,谓之“满足”。这是4月19日上午,邕宁区蒲庙花婆节上演的温馨场面。现场,花婆施粥、非遗表演等多项活动,让整个蒲庙古镇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据了解,4月19日、20日,邕宁区举办蒲庙花婆节,活动内容丰富精彩。

花婆派粥  乐善好施代代传

花婆节传承文化协会会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月珍介绍,邕宁举办蒲庙花婆节习俗至今已经有293年历史。相传很久以前,在蒲庙镇五圣宫对面的大众码头,有一位好心的卖粥阿婆,她善良热心、乐善好施,总会送给路人一碗热粥喝。很多人喝过阿婆的粥后,不仅能够消除疲劳、祛病健身,还能沾上福气。人们不知道阿婆叫什么名字,因见她平常头上爱戴花,尊称她为“花婆”。

“花婆”在给众人施粥,延续乐善好施的美好传承

人们在吃“花婆”派发的粥,感受乐善好施的美好传承

集百家米,祈千家福。为了纪念花婆,发扬其积德行善、乐善好施的精神,每年农历三月十二,蒲庙镇都会举行纪念活动,并逐渐形成花婆节。在蒲庙花婆节举办期间,人们只要来到蒲庙,都能吃上一碗当地人称为“福粥”的免费热粥。

非遗表演  传承经典民俗文化

2018年,蒲庙花婆节成功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而此次文艺表演活动更是以“非遗”展示为核心,把蒲庙镇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呈现给群众。

当地乐队在演绎《蒲庙歌谣》

现场,宏亮的八音壮鼓、民族时装秀及《蒲庙榨粉好好吃》《蒲庙歌谣》等多个表演节目魅力十足,生动再现传承人作为传统文化承载者和传递者的精神风貌与匠人风采。“邕宁是‘中国八音文化之乡’,这些表演可以让游客更好地体验我们的八音魅力。希望有更多人看到,学习并传承下去。”蒲庙镇八音壮鼓副队长杨凤娇说。

富有特色的民俗文艺表演正在上演

既结合普法宣传又富有特色的民俗文艺表演正在上演

文艺表演中正在上演富有特色的时装秀

4月20日,蒲庙花婆节巡游展示将精彩登场,更多精彩表演将陆续呈现。届时,扁担舞队、壮族婚礼八音展示、花婆送福飘色彩车、民间体育滚铁环队等34支队伍上千人将为广大市民游客展现精彩的民俗风采。张月珍介绍,今年的花婆节巡游现场,花婆将沿路送福。同时,南宁市邕宁区第一小学的孩子们也将变身小小花婆参与其中,传承乐善好施的精神。南宁市邕宁区第一小学六(1)班学生潘乐昕、韦佳妮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也将参与巡游。她们说,住在这附近,从小就耳濡目染,对这样的民俗活动非常感兴趣。她们将扮演花童参与巡游。

“今年的花婆节,群众参与度很高,吸引了周边青秀区、良庆区等地民俗团队前来。举办的百家宴有330多桌,节目很丰富。 ”邕宁区蒲庙镇商会会长、花婆节组委会负责人梁天彭表示。

传统民俗融入现代潮流  打造旅游品牌

为了丰富花婆节活动内容,与现代潮流相结合,蒲庙镇还立足特色,创新在活动中加入堪称顶峰对决的民间猜码大赛、特色美食百家宴、青春活力街舞大赛、蒲庙镇名特产品展销会等活动,吸引了2万多人参与,许多外地游客自发前来观赏。“我是特意来体验广西的风情文化,没想到现场更加热闹非凡。”从黑龙江来广西旅游的张先生说。

慈祥而乐善好施的“花婆”引来游客与其一起合影,花婆节也成了邕宁区一个民俗文化品牌

近年来,邕宁区文旅部门持续开展花婆节的传承保护工作。邕宁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局长徐秋雁介绍,通过将花婆节列入城区年度系列民俗活动,建设花婆节传承保护基地,开展花婆系列道具、服饰、展品等手工艺品的制作培训等,不断强化对花婆节的保护和传承。目前已经在邕宁区第一小学设立“花婆文化”传承基地,辖区已形成各中小学校共同参与“花婆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

来源 | 南宁晚报·南宁宝新闻客户端 记者 赵敏 通讯员 刘芳芳 党莉/文  记者刘增璇 图

编辑:陈艳华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汤洁葵


(作者:赵敏 刘芳芳 党莉 刘增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