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银行:金融“活水”精准浇灌 “小种子”成“大产业”

桂林银行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积极解决当地农户和农资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记者 余秋兰 摄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马山县兴华村把发展以粮食制种为主的优势产业作为村民增收的重要路径,走出了一条把“小种子”发展成“大产业”的新路子。

“在马山县发展改革和科学技术局等的支持下,我们采用‘公司+合作社+村委’的经营模式,引进成立香格里种养专业合作社,流转1300亩土地重点发展玉米等制种产业,产值近千万元。在玉米种植间歇期,合理利用空闲旱地轮种周期短的农作物,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既促进了粮食作物增产增收,也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收益。”马山县兴华村驻村第一书记蓝日德说,制种产业是该村最大的产业,带动了本村超百人就业增收。

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金融服务粮食安全的重要着力点。作为金融服务首府乡村振兴的主力军,2021年7月,桂林银行南宁马山支行设立了兴华村桂林银行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截至今年3月31日,桂林银行南宁马山支行已为兴华村180户农户提供授信支持,授信金额949万元,用信户数165户,用信金额827万元,用信率达90%以上。

“马山县香格里种养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有机农产品种植,由于前期基础设施投入大,合作社负责人卓鹏飞一度为流动资金不足发愁,时任兴华村驻村第一书记的樊汉新通过兴华村桂林银行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联系上桂林银行相关负责人。”桂林银行南宁马山支行副行长李用吉介绍,工作人员经过贷前调查了解到,卓鹏飞作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有很好的口碑,该合作社在兴华村承包土地种植蔬菜和农作物,每年向村民支付70多万元的工资和20多万元的土地租金,且从未拖欠,带领村民增收致富。为此,桂林银行弱化抵押和担保的要求,以借款人人品、口碑、发展产业带来的社会效益作为重要参考,成功向卓鹏飞发放145万元富农贷,解了其流动资金紧缺的燃眉之急。

“获得这笔贷款既省时又省力,解决了我购买农机、引进技术人员等所需经费的难题。”提起桂林银行富农贷对合作社的支持,卓鹏飞竖起大拇指。“过去没有资金实现不了自己的想法。与桂林银行合作后,我变得敢想更敢干。今后,玉米制种规模要继续扩大,需要资金的时候还会找桂林银行。”卓鹏飞笑着说。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有良种、良田,还需“人更勤”,这“人”不仅指田间地头忙着浇水追肥的农户,还包括桂林银行的工作人员,后者走村访户,送去支持农业发展的资金。“我们的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特别是在春耕备耕期间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解决农户和农资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桂林银行南宁马山支行乡村振兴工作部经理潘祖玮说。

据了解,近年来桂林银行深耕乡村金融领域,着力破解农村贷款难题,推动金融“活水”精准直达田间地头,其中在南宁扶持了一批“邕字号”农业产业做大做强,截至今年3月31日,桂林银行在南宁地区设立了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619家、服务乡村振兴示范点56家,金融服务辐射超过150万农村人口,投放乡村振兴贷款超300亿元,成为支持南宁乡村振兴事业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

(记者 余秋兰 通讯员 陈昭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