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县古寨社区:以产业发展“活水”浇灌民族“团结花”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罗宁 通讯员 徐海明)多年来,马山县古寨瑶族乡古寨社区将产业发展、文化传承、基层治理、生态环境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结合,共促共融,形成相融、相通、相敬的团结氛围,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堡垒建家 造民族团结之“园”

古寨社区创新“党建+产业”方式,通过“双强双带”作用,有效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培育佛手瓜苗、金银花、野山椒、黑山羊、土猪等多元化产业,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行动效能;以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组织农技人员、科技土专家、乡土人才提供生产技术服务;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文化传承、科普宣传、环境卫生清理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提供社区居民临时休憩、便民服务、应急医疗、信息宣传、互助共享5大基本功能;以“为民”为核心,社区党员下沉网格服务、在职党员进社区“组团式”帮扶,主动为辖区居民办好事、解难题,着力办好“一老一小”等民生实事,强化基层社会治理。

社区所辖3所学校,其中乡中心小学、初中校园已无法满足当前城镇发展的需要,教学楼、学生宿舍十分紧张,2个学生挤1.2米床睡,10几个学生共1间小宿舍,愁坏了老师和家长。经社区多方反映和乡党委、政府及各部门积极努力,乡中心小学迁建等6大板块民生实事被列为2024年古寨瑶族乡成立40周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回应民族乡各族群众对党和国家的深切期盼,体现党的民族政策在基层的生动实践,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理念,凝聚共识,形成民族团结的强大合力。古寨社区以项目服务群众,做好用地、用水、用电等保障,全力配合项目加快实施,创造“各民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构筑中华民族大家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共有家园。

文化润心 铸民族团结之“魂”

古寨社区以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凝聚各民族“同心同向同行”,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辖区20%的家庭有2个以上民族的多民族家庭,家庭成员、亲友之间互敬互爱互助,尊重各自民族的节日、文化、信仰,相互融合发展。马山县荣艳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成立20年来,社员来自壮、汉、瑶、苗等多民族,从种菜养猪养羊开始,到种佛手瓜苗,大家一起生产劳动,交流祖辈相传的经验,不分民族亲疏,相互通婚也很普遍。

各民族群众在长期共同生产劳动中,建立默契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打榔”,就是从这种生产关系中衍生的民族文化。马山壮族打榔自治区级传承人陆荣艳以传承之心守护民族文化,匠心打造《打榔》非遗节目并参加各种文化演出,深受群众喜爱。同时,古寨社区各民族群众还积极参与广西电视台录制《打榔》节目等。自治区级非遗项目“瑶族剪刀歌”区级传承人、社区居民陆建情,将瑶族“剪刀歌”《敬酒歌》翻唱成壮族《敬酒歌》:“敬杯迎宾酒,吸咙批是湾……”歌词的共情能力瞬间引起人们的共鸣,两种民族文化交融的魅力被人们津津乐道、乐于传唱。

目前,辖区内3所学校即乡中心幼儿园、小学、初中学校已将板鞋、扳手腕、抛绣球、竹杆舞等民族体育文化列为课间、体育课堂活动,通过文娱的具象化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

产业筑基 强民族团结之“根”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古寨瑶族乡立足山区生态优势,通过盘活“方寸地”做大“小经济”培育“大产业”,初步形成金银花、佛手瓜苗、野山椒三大特色产业。据统计,2023年以来全乡金银花覆盖面积3.5万亩,年产鲜花330吨,总产值约1600万元;佛手瓜苗种植面积2000多亩,佛手瓜、瓜苗总产量1800吨,总产值880万元;新品种野山椒与玉米套种,种植面积2000亩,2023年产野山椒1200吨,总产值600万元,预计2024年总产量超1500吨。目前,古寨社区涵盖三大产业多元化发展,辖区内拥有3家金银花加工点,3家佛手瓜苗种植专业合作社,6个野山椒收购点,日加工、收购量多达万斤以上。产业发展助推民族团结,成为凝心聚力的强大动力。

瑶族姑娘蓝春媚从古今村嫁到古寨社区,壮族婆婆教她种植佛手瓜苗,后来她看好佛手瓜苗市场前景,成立合作社种植瓜苗并带动120多户各民族村民加入,汉族妯娌帮忙支持共同发展。2023年以来,合作社种植收购瓜苗182吨,收入近80万元,乡政府还给予庭院经济补贴冷库建设。蓝春媚说,她现在和村民们对政策理解、对生活充满信心。

人大建站 架民族团结之“桥”。

古寨社区充分发挥人大站点建在产业源头、作用发挥在田间地头、活动成效彰显在群众心头的作用优势,组织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带头学技术、创产业、“传帮带”,为群众增收致富“搭桥铺路”;以“人大代表+贝侬”调解民族家庭纠纷,做好民族婚姻登记、新生人口落户等,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架起民族团结“连心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形有效有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得“源头活水”浇灌民族“团结花”。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汤洁葵


(作者:罗宁 徐海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