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护理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真情奉献 大爱无疆——南宁市护理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南宁云—南宁日报讯(记者李静)护理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

今年“5·12”护士节的主题是“发展护士队伍,优化护理服务”。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和满足人民群众持续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南宁市以持续改善护理服务质量为目标,凝聚实干力量,强化人文关怀,落实惠护政策,发展护士队伍,促进护理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健康南宁建设贡献力量。

淬炼护士队伍 提升护理技能

在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一站式服务中心,护士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该中心打通医保、门诊、收费、信息、便民服务等多个窗口,帮助群众完成多种业务“一次办结”。(陈永尚 摄)

近年来,我市临床护理水平综合提升,护理学科建设加速推进,护理工作者素质显著提高,护士队伍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我市各医疗机构通过强化专科护士培训和新入职护士考核,举办护理学术会议、各类护理技能比赛等举措,全方位提升护理服务能力和业务管理水平。

“所有课程都是结合医院护理管理特点及需求精心设计的,课程丰富新颖,针对性强,紧贴实际。”南宁市护理质控中心主任、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汪莉介绍,2023年,南宁市护理质控中心举办了3期培训班。2023年6月,第一期护理质量管理培训班开班,市护理质控中心委员、各级医疗机构护理部主任、护理骨干代表250余人和线上5400余名全区护理骨干同步参加培训。培训课程既注重理论知识的更新,又突出政策要求的解读、管理经验的分享,受到参培学员的欢迎和好评,线上平台总点击量超过4.6万次。

2023年9月第二期护理质量培训班开班,现场培训230名学员,3092名医疗护理骨干在线观看,线上平台总点击量超过1.1万次。同年11月第三期培训班开班,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授课,230余人参加现场培训,2672名医疗护理骨干在线观看。

此外,南宁市护理质控中心还联合南宁市护理学会,组织各护理专业专家小组到基层医院开展线下护理管理知识及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医院的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

同时,南宁市通过“走出去”的方式,让护理人员得到更多高质量培训的机会,促进护理专科团队建设和学科发展。2023年9月,选派12名优秀老年护理专科护士参加广西老年护理师资能力培训班。结业后,这批人员作为南宁市老年护理师资,对全市老年护理专业的护理人员开展培训。

随着护理事业加速发展,南宁市护士队伍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3年,全市注册护士总数达到12354人;护士队伍的学历结构不断优化,大专及以上护士占总人数比重逐年攀升,三级医院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占98.6%,其中本科护士占67.8%、硕士护士占0.16%。

优化护理服务 打造服务品牌

从呱呱坠地、生病护理,到养老照料、临终关怀……优质的护理服务为广大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南宁市各级医疗机构积极探索尝试,在提升护理质量上下功夫,持续改善护理服务体验。

南宁常态化组织护理专家开展各种形式的护理服务质量评价及督导。2023年9月,30名护理专家分别对35个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开展护理服务质量评价及督导工作,内容涵盖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质量管理、深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等,取得良好效果。

南宁市护理质控中心组织全市各级医疗机构持续开展护理质量改进活动。去年5月,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的质量改善项目《卒中急救护士主导的院内卒中急救护理管理模式构建与实践》获得国家护理质控中心“护理质量改善提灯奖”。同年10月,南宁市各医疗机构提交“护理质量改善项目”案例,有12项获南宁市2023年度“护理质量改善优秀案例”奖,4项被选送至自治区参赛。其中,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慢性伤口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三级联动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术后置管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效果验证》荣获第十一届广西护理质量改善成果现场展示,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HIVAIDS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管理方案构建和应用》、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气血操联合个性化中医护理健康管理方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荣获第十一届广西护理质量改善成果海报展示。

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中医特色护理门诊用心护理,守护百姓健康。(医院供图)

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护理人员悉心照看新生儿。(覃铮 摄)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南宁市不断拓展护理服务领域,将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惠及更多老年人等群体。

南宁市护理学会理事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林桦说:“我们鼓励和帮助全市各医院,通过‘互联网+医疗’模式为群众提供上门护理服务,同时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解决大家身边的烦心事、操心事,深受群众和社会好评。”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在ICU病区用心陪伴、照护术后患者。(医院供图)

汪莉介绍,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团队积极探索老年居家医疗护理服务,建立“互联网+医疗”管理制度、服务规范、运行机制等,拓展护理服务范畴,创新护理服务模式,扩大了优质护理服务的覆盖面。

护理服务方式与时俱进,如今用手机就能预约“南宁云医院”护士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失能病人、出院患者等人群提供便捷、专业的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目前,南宁市有54家医院入驻“南宁云医院”,2022年7月至2024年4月,完成上门服务逾万例。

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外科一病区护士与患儿做游戏。(唐秋圆 摄)

白衣天使勇担当 孜孜以求志向前

一直以来,南宁市广大护士以高度的职业精神和过硬的担当作风,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业绩,展现了新时代风采。

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护士何梅洁面对晕倒老人毅然向前,跪地施救,展现出专业的护理技能,事迹感动了全城;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获批全国护理科普教育基地,形成了全区可推广、可复制的护理服务品牌;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智慧护理水平,运用移动护理(PDA)、移动查房、“天使之眼”静脉输液监测等新技术提高护理服务质效;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中医特色护理门诊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中医护理服务;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医为主、养为辅”整体无陪护的医养结合之路;依托市、县、乡三级托育服务网络,南宁市进入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之列……亮眼的成绩彰显了南宁护理工作者的奋斗成果,以及在提升护理专业技能、改进护理质量、强化护理科研创新等领域孜孜以求、努力向前的行动力。

每当在危机时刻、关键时刻,感人的画面、动人的故事一幕接一幕,护理工作者用真诚与奉献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崇高精神的真谛,送温暖、护健康,点亮一盏灯,闪耀一束光。

南宁市中医医院骨伤科一病区护士指导患者进行手指操、手握拳功能锻炼。(陈勇志 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护理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爱护广大护士,把加强护士队伍建设作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南宁市卫生健康系统将继续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完善护士培训机制,加强基层护士队伍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稳步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改进护理服务质量,有效提升基层护理服务水平,增进民生健康福祉,为健康南宁建设贡献护理正能量。


(作者:李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