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考河畔兴灯明 兴宁未检保护神 ——兴宁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兴宁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

为深入了解兴宁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质效,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取得新成就,5月7日,兴宁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蒙建群率调研组到兴宁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检察院)调研未成年人检察工作。

调研组一行先后参观检察院接待厅、未成年人心理疏导室、党建活动室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观看检察院制作的《依法带娃那些事》家庭教育宣传片,详细了解检察院在开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方面的工作情况。

近年来,检察院以“兴灯”品牌为依托,强化多部门联动,建立“一站式”办案机制,做到从快从严惩罚犯罪。同时,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检察业务集中统一办理优势,打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组合拳”,努力解决涉未成年人案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并通过加强宣传引导,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在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这项“朝阳事业”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获评国家级“青少年维权岗”、自治区级“妇女儿童维权岗”,获得全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示范建设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检察院黎民诚检察长汇报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与会人大代表则就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及下一步措施展开热烈讨论,大家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剖析问题原因,商讨改进措施,并达成了初步的共识。

调研组对检察院开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成绩表示肯定,认为检察工作扎实、举措创新、成果显著,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做出了积极贡献。制定的《依法带娃那些事》等家庭教育宣传片更是打破了定势思维里检察院“板着面孔”的严肃形象,以“亲切热情”的动漫形象将法治宣传教育知识和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传递给每一名青少年儿童、家长和老师们。同时,调研组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几点希望。一是持续扩大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宣传覆盖面,让反校园欺凌、反暴力等未成年人保护系列普法宣传更多地走入商圈、学校和社区,在社会面上营造保护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二是不断加强与兴宁区各有关单位、部门,乃至社会各界的沟通配合,强化对未达刑事责任年龄未成年人的干预措施。既要发挥出“一号检察建议+法治副校长”在构建平安校园方面的作用,也要重视家长在家庭帮教方面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等。三是持续加深检察院与辖区各人大代表联络站的联系协作,秉持“资源共享、活动共办、问题共解、问办协同”的原则,共同开展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为深入了解兴宁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质效,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取得新成就,5月7日,兴宁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蒙建群率调研组到兴宁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检察院)调研未成年人检察工作。

调研组一行先后参观检察院接待厅、未成年人心理疏导室、党建活动室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观看检察院制作的《依法带娃那些事》家庭教育宣传片,详细了解检察院在开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方面的工作情况。

近年来,检察院以“兴灯”品牌为依托,强化多部门联动,建立“一站式”办案机制,做到从快从严惩罚犯罪。同时,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检察业务集中统一办理优势,打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组合拳”,努力解决涉未成年人案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并通过加强宣传引导,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在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这项“朝阳事业”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获评国家级“青少年维权岗”、自治区级“妇女儿童维权岗”,获得全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示范建设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检察院黎民诚检察长汇报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与会人大代表则就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及下一步措施展开热烈讨论,大家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剖析问题原因,商讨改进措施,并达成了初步的共识。

调研组对检察院开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成绩表示肯定,认为检察工作扎实、举措创新、成果显著,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做出了积极贡献。制定的《依法带娃那些事》等家庭教育宣传片更是打破了定势思维里检察院“板着面孔”的严肃形象,以“亲切热情”的动漫形象将法治宣传教育知识和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传递给每一名青少年儿童、家长和老师们。同时,调研组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几点希望。一是持续扩大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宣传覆盖面,让反校园欺凌、反暴力等未成年人保护系列普法宣传更多地走入商圈、学校和社区,在社会面上营造保护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二是不断加强与兴宁区各有关单位、部门,乃至社会各界的沟通配合,强化对未达刑事责任年龄未成年人的干预措施。既要发挥出“一号检察建议+法治副校长”在构建平安校园方面的作用,也要重视家长在家庭帮教方面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等。三是持续加深检察院与辖区各人大代表联络站的联系协作,秉持“资源共享、活动共办、问题共解、问办协同”的原则,共同开展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作者:兴宁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