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桐“四月八”农具节历史悠久,起源于那桐三界庙庙会,形成于明朝万历、天启年间。后因那桐镇一带的农业生产一直以种植业为主,村民对农具的需求量比较大,一些村民便在赶庙会时带上自制的农具、家具进行销售,补贴家用。久而久之,在节日期间就形成了远近闻名的农具交易市场。2010年,那桐“四月八”农具节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农具制作展示区,几位大姐正在编织蒲草扇。黄熙 摄
5月14日,记者慕名来到那桐镇,感受这传承了300多年的传统节日。在农具制作展示区,几位大姐正在编织蒲草扇。一条条蒲草在她们灵巧的手中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一把把轻便精致的蒲草扇便展现在眼前。一旁的摊位上,还摆放着竹编的篮子、簸箕、箩筐等器具。面对大小各异、鲜艳多彩的竹器,专程从县城赶来参加那桐“四月八”农具节的邓女士正在认真挑选。
游客 邓女士:买来装水果,它这个制作技术很好,是手工的。
商贸美食展一条街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吃饮料,臭豆腐、小龙虾、烤鱿鱼等美食香气扑鼻,让人垂涎三尺,忍不住要大快朵颐一番。
隆安融媒体,赞53
夜幕降临,福翁湖畔华灯初上,缤纷的彩灯将夜色装点得格外美丽。伴随着欢快活泼的音乐,那桐“四月八”农具节的夜场正式拉开帷幕。群众们有的在湖边的街市上选购商品,有的在参与套圈、打气球等游园活动,有的在观赏文艺晚会。神秘的川剧变脸喷火、精彩的吴桥杂技,尽显技艺之美,充分诠释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含义,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和掌声。
精彩的川剧变脸、杂技表演。黄熙 摄
“打铁花开始了!”一声嘹亮的吆喝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大家纷纷围到岸边,翘首期盼当晚的重头戏隆重登场。伴随着表演者一次次有力的击打,一朵朵金色的火花在空中渐次绽放,如天女散花,如繁星点点,映照在波光荡漾的湖面上,呈现出一派如梦似幻的景象。
岸边的观众发出阵阵惊呼,并表示表演让他们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和那桐“四月八”农具节的丰富内涵。
打铁花表演。陈建倬 摄
游客 颜颖祺:我过来看这个打铁花,心情很开心,觉得这个打铁花特别漂亮。
游客 赵丽梅:把打铁花拍照分享朋友圈了,想让大家都了解我们这种非遗文化。感觉非常了不起,打起来比烟花还要漂亮,我觉得这种手艺应该要传承下去。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