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实平】青年夜校开启学习新风尚

日前,南宁青年夜校公益体验课程活动在广西南宁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五象分部举行。活动现场开设了扎染、古筝、中国画、舞蹈、短视频制作、女子散打等6个系列公益体验课堂,包含120多个学位。学位开通后,咨询电话达到3000多人次,其中,短视频制作课堂受到广泛欢迎。南宁青年夜校以交通便利、软硬件基础条件好的团属阵地南宁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为基本依托,以青年流量大、条件成熟的青年之家为阵地,初步形成“1+N”青年夜校开办模式。(据中国青年报报道)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近日,越来越多的“青年夜校”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不少年轻人“下完班、上夜校”的夜生活方式在社交媒体出圈。有网友说,今天的“青年夜校”更类似于青年人的“少年宫”,趣味“潮”课充满吸引力:丰富的内容既包括尤克里里弹奏、民族舞、京剧等才艺特长类,又有甜品制作、女子防身术、中医养生等生活实用类,也不乏红酒品鉴、雨花石识别、电影鉴赏等有趣知识类。

为何多地掀起“夜校热”,以一己之力打败了“灯红酒绿”?今天的年轻人既是创业者也是“新型劳动者”,如何不断拓展自身的劳动技能?“倔强打工人”的世界如何追求“诗与远方”,找到小憩的港湾?年轻人如何平衡生活、工作与理想的“三向奔赴”?当下,少儿艺术教育如火如荼,老年大学多姿多彩,而“青年夜校”的出现正好填补了年轻人艺术教育的空缺。

有人说夜校的学习是“无用之用”,但是年轻人在下班后的几个小时学习里,不仅获得了心灵的滋养,培养了兴趣爱好,还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小小的课堂像是一处“忙碌之余的心灵栖息地”,这些纯粹的热爱和充实的兴趣滋养了生活,成为了工作以外、生活里的调味剂。同时,更多的年轻人从“宅文化”走出来,主动自觉“转变”,不再“社恐”,将自己的生活面和社交面拓展得更宽。可以说,“青年夜校”的火热将开启引领终身学习新风尚。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夜校回归,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青年夜校”的火热背后,折射出的是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是当下年轻人对知识和兴趣爱好的旺盛渴望渴求,也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沉下去”,积极探索“求变”,是夜校功能和年轻人知识需求的又一次精准对接。年轻一代主动撕掉标签、提升自我,在生活的忙碌之余成就不一样的自己、解锁生活更多的可能性,开启高质量的学习生活方式。终身学习渐渐成为当代青年的自觉、习惯乃至一种生活方式,“夜校热”也实现了青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和艺术传承发展的双向奔赴。希望越来越的年轻人在各自的岗位和境遇中,能继续保持旺盛的学习精神,把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充实自身、不负韶华,在奋斗道路上展示当代青年的蓬勃风采。(宁实平)


(作者:宁实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