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电子支付的普及,很多人已经习惯了“一机在手,走遍天下”的生活方式,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拒收现金的情况。电子支付固然方便,但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不少人群,特别是老年人有着使用现金的习惯,无论于法于情,拒收现金都背离了一个文明社会该有包容和温度。
拒收现金,看似小事,实则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因此,拒收现金损害了人民币的法定地位,无疑是违法行为。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持续推进整治拒收人民币现金工作,不少拒收现金的单位及负责人受到经济处罚并被曝光,公众如果遇到拒收现金的行为,也可依法维权。
拒收现金还背离了文明社会该有包容和温度。电子支付确实提升了多数民众的支付效率,但也应该确保支付服务的平等性和公平性。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群体因各种原因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更谈不上使用电子支付,确保这部分人群能够在任何场景安心地进行支付,是一个文明社会该有包容和温度,也是在推进社会适老化改造上的应有之义。
电子支付的普及,给人们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支付选项,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把传统的现金支付方式落下。在发展电子支付的同时,让现金支付更顺畅,确保不同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支付方式,这才是我们优化支付服务的初衷。(宁实平)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