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江西、浙江、重庆、甘肃等多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聘任制公务员,一些岗位年薪可达60万元至80万元,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热议。聘任制公务员的招聘程序是否公开合理?招聘过程中是否存在“走后门”“托关系”等现象?其个人能力是否与高薪收入相匹配?网民群众的疑问和顾虑,又一次让聘任制公务员这个岗位推到了聚光灯之下。
高薪资水平呼唤高精尖人才。这些高薪岗位虽然不用参加“国考”“省考”等考试,但通常要求具有高学历和极强的专业能力。比如,不少招聘公告显示,光伏新能源产业、航空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数字经济产业等专业领域为招聘热门方向,而且多为“总工程师”“经济师”“规划师”等关键岗位。当然,能力越强大,责任也就越重大,这或许也是群众最朴素的期待吧。
一直以来,公务员是国民职业选择中的“香饽饽”,因为它不仅福利待遇不错,而且工作环境相对稳定,还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由于其自带公共服务属性,岗位招考的公平、公开、公正便成了标配。聘任制公务员作为委任制公务员的一种补充,从招聘到任用自然也要接受相应监督,回应群众之关切。
实际上,聘任制公务员并非新事物,我国对聘任制公务员制度的探索与改革已持续多年。2007年,上海与深圳率先试点招聘聘任制公务员。 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聘任制公务员管理规定(试行)》,进一步完善了相关制度。十几年来,国内已有多省份先后试水公务员聘任制,至于改革的效果如何,有哪些典型经验可以推广,又有哪些教训需要吸取,先行先试的地区或多或少都能拿出一套“答卷”了。
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资金才能发挥最大效益。对于聘任制公务员,不仅要把“让谁进”“如何进”置于阳光底下,还要进一步答好“怎么用”“如何出”这道题。慢一步的地区,该抄“作业”的也要赶紧抄“作业”了。(宁实平)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