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也是养生佳品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晚报讯(记者叶祯/文 宋延康/图 )端午临近,菜市场的粽叶越来越畅销,大小超市的粽子“商战”也拉开了帷幕,除了灰水粽、传统的绿豆猪肉粽,还有水晶粽……粽子好吃,怎么吃才健康?南宁市中医医院新华院区中医经典病房主任罗莎给你来支招。
粽子是食物也是药膳
中国自古素有“药食同源、医食同功”之说,中医认为,粽子也是一种药膳。用糯米制作的粽子有什么食用价值?
中医学认为糯米味甘性平,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就粽子的配料而言,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如小枣、赤小豆、绿豆等有补血安神、利尿排毒的功效。此外,包裹粽子的粽叶也很有讲究,北方大都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芦苇叶可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则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因此,粽子能于清淡中平补,清化祛湿,是端午节的养生佳品。
合理搭配吃健康粽子
虽然食材都很不错,但组合而成的粽子其实是一种高糖、高盐、高热量的食物。大家吃粽子要注意什么?
罗莎提醒,虽然糯米有温补脾胃的作用,但是煮后会产生一种胶性物质,脾胃功能较弱的人食用后容易消化不良。“对于想吃粽子又担心吃了消化不良的市民,可以稍微减少糯米的用量,加入一些黄小米或燕麦、荞麦等,热量就降低了。”
罗莎说,想要降低热量还可以把粽子的馅料也改一下,抛弃传统高糖的豆沙,加入一些养生的食材,如陈皮、山楂和红枣、枸杞等药食同源的中药,没有那么甜腻,相对容易消化。
喜欢吃咸口粽子的市民,可以把猪肉蛋黄等高热量的馅儿换成金枪鱼、鸡肉等食材,让高血脂、高血糖等原本不适合吃粽子的人群也可以享享口福。
饮用大麦茶可助消化
罗莎提醒,端午粽子是一种高糖、高盐、高热量的食物,糖尿病、肾病、高血脂、高血压患者及老人、儿童等人群如果食用不当,会诱发旧疾或引发肠胃疾病。即使是脾胃功能比较好的人,也应该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
在食用粽子时,一定要注意蒸熟热透,以免难以消化。由于糯米的黏滞性,长期大量摄入会增加胃肠负担,因此大家在食用粽子时应有所节制,避免消化不良阻碍脾胃的升降之性,导致便秘、腹胀等症状。尤其是老人和儿童的肠胃功能相对较弱,更不宜多吃。
空腹时也不宜吃粽子,以免糯米在胃里停留时间过长刺激胃酸分泌,引起一些慢性胃病复发。
吃粽子不易消化怎么办?罗莎建议,今年的雨水特别多,天气较为寒湿,大家吃了粽子后喝炒制过的大麦茶,可以帮助消化。
■温馨提醒
这些人群不宜多吃粽子
●糖尿病患者
糯米的血糖指数(GI)为87,血糖不稳定的人群吃粽子不利于控制血糖,如果粽子中加了红枣、豆沙则含糖量更高,糖尿病患者应少食或禁食。建议此类人群选用含粗粮、少油、少盐的粽子,吃时搭配蔬菜一起食用,以平衡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
●胃肠道病患者
粽子蒸熟后会释放一种胶性物质,食用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刺激胃酸分泌,容易导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旧病复发。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人若贪吃粽子,很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
●心血管病患者
肉粽、蛋黄粽等含脂肪高、盐分高,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群吃多了,容易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心脏负担。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南宁云账号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