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州市:挖掘和开发非遗文化元素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近年来,横州市通过企业化经营、文化活动、文创产品、文旅融合等多种方式,推动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合,将非遗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力,让非遗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生产中实现活态传承,让非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截至2024年6月,横州市成功申报入选县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62项,现有县级以上代表性非遗传承人28人。

非遗+企业 让非遗产业激活动能 

依托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茉莉花茶技艺”,采取“龙头企业+传承人”模式,由龙头企业为主导,非遗传承人主体为路径,鼓励非遗项目由企业代加工转型为企业自主品牌经营,充分挖掘和利用非遗文化元素,将传统制茶技艺与现代化生产工艺相结合,生产质优、独特的茶叶产品,拓宽市场渠道,提升横州非遗项目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目前,已涌现出广西金花茶业有限公司、广西莉香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广西顺来茶业有限公司、广西南山白毛茶茶业有限公司等一批非遗产业龙头企业。同时,紧抓乡村工匠培育,结合茉莉花特色产业培育认定茉莉工匠33人,认定县级以上乡村工匠45人,带动农民增收人数11579人,其中,带动脱贫人口(监测对象)482人。2024年1-5月,横州市以非遗特色产业茉莉花茶类为主的电商产品零售额达4.82亿元,占全国茉莉花茶类的26%。

非遗+活动 让非遗文化常态传承 

依托茉莉花茶技艺、壮族百鸟衣故事、壮族采茶戏等非遗项目,将技艺、文化、戏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景区和商业街,建立非遗文化传承基地,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利用校椅镇榃僧村非遗资源优势,打造非遗特色村落,以“壮族三月三”等传统节日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载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横州市文化馆微信公众号等线上线下阵地,积极打造面向各年龄段群众的“非遗课堂”,开展“壮族百鸟衣故事”进校园、“多彩横州”施家大院春节民俗展、线上非遗影像展、“广西三月三”非遗工艺品展示等活动50多场次,参与人数超10000人。

非遗+文创 让非遗新品焕发活力

探索农特产品与非遗文化产业创新融合,鼓励村民通过电商平台、微视频等直播带货,把茉莉花茶、甜玉米、绣球、壮锦、簸箕粉、糍粑等特色产品,茉莉香包、手链、竹艺工具、红陶等非遗工艺品远销各地。目前,网商数量突破6000家,2024年1-5月电商交易额29.68亿元,同比增长16.89%,网络零售额11.76亿元,同比增长16.98%,农产品网络零售额7.25亿元,同比增长16.67%。

非遗+旅游 让非遗印记沉淀乡村

探索打造文旅融合模式,以旅游开发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围绕“花山水瀑”主题,依托中华茉莉园、茉莉极萃园、南山白毛茶圣种生态茶博园等景区景点发展“非遗+旅游”,重点推出茉莉花文化旅游、百里郁江旅游、山水田园生态旅游等多条“非遗+旅游”精品线路,更多地融入当地特有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风情等,开展壮族民俗体验、田园体验、品尝壮家美食等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动,持续提升山水观光、休闲度假、乡村休闲旅游品牌。

通过现场制作、现场展销的方式,加大宣传推介横州大粽、横州鱼生、横州芝麻饼、茉莉花茶、茉莉花糕点等传统美食,让广大游客体验“舌尖上的非遗”,充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2024年1-5月,全市接待旅游人数202.5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9.36亿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