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当下,高考分数即将出炉,填报志愿成了家长和考生最为关心的话题。日前,某网红机构3小时“收割”2亿元的消息冲上热搜,在网上引起广泛讨论。有人认为,这是在利用家长的焦虑“割韭菜”;另一部分人认为,这笔钱购买的是信息差,是值得的。
事实上,高考志愿的信息差,并非只能靠钱来填补。6月17日,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首次推出“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具体包括:免费开放志愿填报信息服务系统;免费开展志愿填报咨询活动;免费提供志愿填报专家指导。该平台集成了海量数据,免费向千万考生开放使用。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高考志愿填报也是如此。今年高考的一大特点是新旧高考模式并存,这种模式的差异,导致往年的录取数据对于新高考省份的参考价值大打折扣。为此,考生和家长一定要积极、多方收集相信信息,不可盲目相信AI技术和网红推荐,然后根据最新的招生政策和自身情况,及时调整志愿方案,让有限的分数释放无限的可能。
高考志愿填报不是给分数找一个理想的去处,而是给考生一个探索未来的方向。填报志愿时,考生一定要需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专业就业前景综合考虑。兴趣是职业发展的基石,只有真正热爱并擅长某个专业,才有可能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一些传统好专业可能逐渐消失,而一些新兴专业则可能崭露头角,关注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可以更好地把握未来机遇。
高考志愿填报固然需要慎重,却没有必要过于焦虑和恐惧。要知道,没有任何志愿是可以决定一生的,做足高考志愿填报功课,慎重选择自己所学专业,然后步履坚定向前,梦想终会开花。(宁实平)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