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实平】做好文物普查 传承历史文脉

随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开展,南宁市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全面开展实地调查工作。通过发挥南宁市博物馆、南宁孔庙管理所、顶蛳山遗址博物馆等市属文博单位专业队伍的力量,分片指导文博力量薄弱的县(市、区)开展普查工作。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公众对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为全市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南宁日报》)

文物是人类历史和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全国文物普查对守护和传承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距今已16年,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无论从文物事业发展需要还是从人民群众期待出发,都需要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有着丰富的文物资源,做好文物普查责任尤为重大。

做好文物普查首先要摸清“家底”。据广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广西调查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共10495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6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56处,市、县级保护单位1000多处,文物质量、数量在西南地区中位居前列。由于不可移动文物多处于露天或半露天环境,这就要求建立全区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目录、数据库,准确判断文物保护形势,科学制定文物保护政策,实现文物资产动态管理和预防性保护。

做好文物普查要强化执行力度和质量控制。在开展文物普查时,要明确范围对象,强化执行力度,坚持大起底、全覆盖,全面分级做好实地调查,做到不遗漏、不掺假和实事求是;同时,要规范普查工作流程,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可信,为后续的文物保护利用提供更翔实、更精准的一手资料。

做好文物普查还要在社会层面上做好宣传引导工作。文物普查不仅是政府部门的事,也和每一位公民息息相关,应该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其中,充分利用报刊、电视、互联网等渠道,广泛宣传文物普查的意义、范围和内容,引导广大群众积极配合普查,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宁实平)


(作者:宁实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