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聚邕城 共话博物馆发展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晚报讯(记者 陈蕾)7月3日,“新锐对话:博物馆策展与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在南宁博物馆举行,来自国内20多家博物馆、社会文化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俄罗斯、匈牙利等国外博物馆的专家齐聚邕城,共同探讨新时代博物馆展览交流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之策。

博物馆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载体。活动期间,与会专家学者结合国际文化交流展览案例,分享博物馆展陈设计新理念,讲述文明交流互鉴故事,并围绕“博物馆国际传播的新视角”“中小博物馆的展览策划与实施”两大议题开展深入交流。

广东省博物馆陈列展示中心主任白芳介绍了该馆与荷兰乌特勒支庄园博物馆合作举办的“中国制造——阿曼多与清代大师作品展”。乌特勒支庄园博物馆前身是18世纪一个望族的豪宅,主人是“中国制造”的爱好者,其宅内壁画全部是当时在广州定制的。

令白芳印象深刻的是,当来自中国的展品巧妙地融入庄园之中,仿佛穿越至18世纪的欧洲,展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之美。白芳认为,中外联合策展的关键在于做好学术研究,形成系列化、品牌化,提升博物馆对外传播影响力,让文物“说话”,讲好中国故事。

“1988年,中国的秦始皇兵马俑在匈牙利展出,当时我还是一名小学生,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中国文物。”匈牙利国家博物馆驻华代表贝思文分享了他与中国结缘的故事。作为一名跨境展策展人,贝思文多次策划、推动中国和欧洲各博物馆之间的文物特展。

贝思文以目前正在匈牙利巡展的“不朽的玉甲——中国汉代文物精品展”为例,该展览是上海博物馆“百物看中国”文物艺术出境大展系列的首个展览,向海外观众展示了中国汉代的历史画卷和生活场景,并运用数字化技术增强观众的互动性和体验感。贝思文也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机会促成中国和匈牙利之间更频繁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博物馆国际交流的重要性在于加强文明对话、增进国际理解、促进民心相通。南宁博物馆馆长张晓剑表示,南宁博物馆在开馆之初就提出了“生长的博物馆”建馆理念,尤其是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相继与俄罗斯、德国、柬埔寨、泰国、叙利亚等11个国家联合办展。

在张晓剑看来,国际文化交流是地方文化保持活力必不可少的部分,不仅让博物馆在展陈、社教、研究等方面有所提升,更为公众提供了多样化、品质化的文化体验,成为吸引公众一而再、再而三走进博物馆的有效渠道。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符蔚

(作者:陈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