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实平】地铁纳凉增添夏日“小确幸” 便民小事激活城市“人情味”

据媒体报道,近日,南宁1号线至5号线的部分地铁站利用站内场地空间,增设纳凉区,成为市民游客出行纳凉的新选择。

立秋已过,但八月的南宁热浪依旧。地铁站里的纳凉区虽然面积不大,但实实在在地提升了市民游客出行的幸福感和舒适度。不论是在户外工作的建筑工人、快递小哥,还是周边的老人、孩子,不需要花钱过闸机进站,就能在地铁纳凉区安心坐下,享受清凉。群众在暑热中有了休憩场所,公共空间得到充分利用,这样一举两得又充满“人情味”的公共服务值得点赞!

近年来,从人防工程到地铁站,甚至到办事大厅,面对炎热的天气,国内越来越多城市因地制宜,为群众送上解暑“凉”方,既体现了城市管理者对市民需求的关注,更体现了城市管理的灵活性。

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要从“细”。城市的公共服务,不是概念、噱头,每一个设施、每一项服务的细节,都关乎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管是社区里的长者食堂,还是街头巷尾的爱心驿站,只有深入基层的边边角角,才能了解群众的热切呼声,把实事办到老百姓心坎里。

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要“巧”。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巧妙设计解决方案。比如行政事业单位向社会开放停车场,实行错时共享停车,既满足了市民群众的停车需求,还将夜间空置的行政事业单位停车场合理利用起来,充分盘活社会停车资源。既可以提升空间利用率,也可以降低成本,因利乘便,管用结合,在改善群众体验的同时,让城市运行更加合理。

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要“实”。城市服务好不好,关键在落实。在地铁站里设置纳凉区,只是第一步。如何维护好站内的公共秩序,引导群众文明纳凉,杜绝大声喧哗、设施损坏等,共同维护好这一“清凉乐园”,同时增配防暑用品等,进一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考验着管理者的工作能力。城市管理要怀有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和巧心,把工作做实、做到位,让便民服务“看得见”、有实效、更长效。

公共服务永远在路上,把群众的件件小事当成“心上事”,从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期盼、最急切的事着手,一事续着一事成、一件接着一件干,不断为群众增添“小确幸”,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落实,让老百姓在城市生活得更安全、更方便、更舒心。(宁实平)


(作者:宁实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