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游受热捧 体验升级“玩法”多

国庆期间,广西博物馆内游客观展热情高涨。     本报记者陈麒元 摄

广西民族博物馆里上演侗族琵琶演奏《民族团结歌》,丰富游客观展体验。     本报记者梁枫 摄

国庆假期,博物馆游成为区内外游客的热门选择。当前,各大博物馆加快推动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生活时尚相结合,通过集章、文创、限定文化活动等方式,让严肃的文物展览变得更活泼、接地气,成为一种时尚的打卡方式。

10月5日,广西博物馆,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铸于铜 融于心——广西馆藏青铜器中的‘三交’印记”、广西古代铜鼓文化数字化陈列、广西古代文明陈列等展厅里人头攒动,游客或驻足观赏展品,或用手机记录各类文物。

除了参观展览,打卡集章和购买文创产品让游客有了更多的参与感。在馆内的印章打卡机旁,不时有游客在文创收藏卡上盖精美的文物纪念章。在文创商店内,民族纹样笔记本、壮锦丝巾、铜鼓样式手持镜等具有民族特色、实用性强的文创产品受到游客的欢迎。

面对博物馆游热度的持续攀升,许多博物馆也在积极探索打造更有吸引力的平台,更好地实现文化惠民。不少博物馆结合当下热点和节庆时点,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例如,南宁博物馆在国庆期间设置“我为祖国祝福”打卡墙,推出限定盖章活动、红色歌曲快闪秀、国庆主题公益手工活动等;广西民族博物馆举办“中华民族一家亲·盛世礼赞庆华诞”主题展演、非遗研学课堂、民族娃娃送祝福等活动。

此外,各大博物馆也着力提升基础设施,引入智能化设备更好地服务游客。如广西博物馆向游客提供语音导览器自助租赁、AR眼镜智慧导览等服务。“现在的博物馆游玩内容越来越丰富,集章、文创、展陈,还有很多主题展览可以进行3D互动,沉浸感、参与感非常强,游客体验感越来越好。”游客刘亚娴说。

(作者:吴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