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顾| 南宁市林业高质量发展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

南宁市政府新闻办于4月23日举行南宁市林业高质量发展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邀请南宁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许强初,南宁市林业局副局长黄棉,南宁市林业局副局长陆志成,南宁市林业局副局长蒋艳阳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科长李敏主持。

南宁市林业高质量发展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

时间:

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10:00

发布人:

许强初  南宁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黄   棉  南宁市林业局副局长

陆志成  南宁市林业局副局长

蒋艳阳  南宁市林业局副局长

主持人:

李 敏  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科长

李敏: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南宁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许强初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南宁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市林业局副局长黄棉先生,陆志成先生,蒋艳阳女士。

首先,有请许强初先生作介绍。

许强初: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非常感谢记者朋友们对南宁市林业工作的关注与支持。下面由我通报2024年南宁市林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林业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勇担发展重任、奋力克难攻坚,林业改革事业保持稳中有进、稳中育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筑牢根基,森林质量效益取得新提升。超额完成年度各项造林任务,其中植树造林46.7万亩、森林抚育61.2万亩。全市森林面积1736.13万亩、森林蓄积量6496.4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8.56%,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推动全市9个国有林场开展国家储备林建设,营造和培育乡土树种和珍稀树种及大径级用材林等多功能森林,有效提升森林质量。推进全市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和交易,横州茉莉花文化节首次实现碳中和。

二是砥砺前行,生态安全保护展现新担当。全市继续推深做实林长制,充分发挥各级林长在保护发展森林资源工作中的牵头引领作用,市各级林长协调解决涉林涉草重难点问题800多个。开展保护与修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2021年以来共发现了大明山竹叶蛙等11个新物种。成功拔除西乡塘区、马山县松材线虫病疫区,超额完成年度拔区任务。横州市获全国2024年度先进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全年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远低于控制目标,全力筑牢南方重要生态屏障。

三是勇担重任,民生事业保障开创新局面。邕宁区率先在全区通过新开发的办证系统颁发了首批林权不动产证,开创林权登记新模式,实现村民林权不动产证不出村免费办理。2024年10月以来共受理林权登记业务3240宗。运用林权不动产登记成果办理了首份林权抵押贷款登记证明,全市林权抵押贷款余额居全区第一。全面推行个人小额商品林采伐告知承诺制审批,为林农节省办证成本约415万元,助力林农实现减负增收。

四是奋勇争先,绿色富民产业再创新佳绩。持续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2024年全市林草产业总产值1376.14亿元,连续多年稳居全区首位。大力发展以特色种植为主的一产经济。全年采伐林木793.48万立方米,同比增长9.15%。全市林下经济总面积310万亩,林下经济产值89.92亿元;花卉苗木种植面积21.18万亩,产值达80.9亿元。八桂种苗集团成为广西首家通过“绿色通道”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企业。着力推动以高端绿色家具家居和林浆纸一体化等为主的第二产业。累计培育自治区级林业龙头企业45家,数量居全区第一,全市林产品加工规上产值同比增长超4%。持续升级森林旅游、康养等第三产业。累计获评森林旅游系列称号基地34个,全市林草旅游与休闲服务产值达200.9亿元。

2025年,全市林业系统将认真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抓好扩绿兴绿护绿“三绿”文章,高质量推动森林“四库”建设,着力打造面向东盟的现代化林业产业体系,不断拓宽做实“南宁渠道”,为广西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建设贡献首府力量,为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南宁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主要有:

一是深入开展国土科学绿化行动,全面推进美丽南宁建设。完成林业种苗振兴三年行动任务,生产各类造林绿化苗木5200万株。组织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等项目。完成植树造林 45 万亩以上,其中石漠化综合治理 5万亩。实施村屯绿化景观提升项目,开展珍贵树种百万行动。落实古树名木“六防”保护措施,推进乡愁树选认工作。

二是深化林业重点领域改革,充分释放绿色经济体价值。推进南宁市综合改革试点、邕宁区林权确权登记专项改革试点、宾阳县适度规模经营专项改革试点以及武鸣区林业金融创新专项改革试点工作,探索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新路径。推进林业碳汇开发和交易试点,探索建立林业碳普惠工作机制。

三是强化林草湿资源保护管理,建设安全宜居品质城市。强化用林用草用湿要素保障,扎实推进并联审批试点。优化“空天地网”一体化林草湿资源监测监管体系,严厉打击破坏林草湿资源违法犯罪行为。深入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有序推进南宁国家植物园创建、南宁市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建设。着力推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智能化、绿色化,全力防范森林火灾和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四是推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响“邕系”林业品牌。以落实自治区打造国家级林业产业集群为牵引,高水平打造面向东盟的现代化林业产业体系。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推动木材加工产业转型升级。稳定扩大林下经济和花卉产业规模,打造一批高质高效花卉种植示范基地。紧盯“龙头型企业”和“产业链卡位式企业”开展精准招商,补全产业链。探索发展林业人工智能,谋划建设林业低空经济先行示范区。

我就简要介绍到这里。谢谢!

李敏:

感谢许强初先生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有问题的请举手。

中新社记者:2024年以来,南宁市作为全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在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许强初:

近年来,南宁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通过一系列措施持续放活森林经营管理体制,力争为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南宁模式、南宁经验。

一是深入开展林木采伐审批改革。2024年起,我们全面推行小额采伐告知承诺制审批,对于个人30立方米以下人工商品林采伐申请,林农仅需提交包含申请表、身份证、承诺书及现场照片在内的四份材料即可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办证流程大大简化,尤其是帮助林农减少了聘请第三方公司进行采伐作业设计的步骤,去年共为林农节省办证费用达415万元以上,助力林农实现减负增收。大力推广林木采伐手机APP应用,林农可通过该APP进行实地绕测并直接生成采伐范围矢量图,通过后台审批后即可获得林木采伐许可证,办证时限从过去的10个工作日压缩到1个工作日内,有效解决群众采伐办证难问题。

二是稳步推进集体林地确权登记。我们选取邕宁区为国家级林权登记提质增效试点,依托不动产登记综合服务平台,探索林权登记提质增效的路径方法,创新规范高效办理林权登记的工作流程,实现村民足不出村即可免费办理林权不动产证。

三是积极探索林业绿色金融创新。2024年12月,邕宁区运用林权不动产登记成果成功颁发广西首份林权不动产抵押证明,极大地增强了金融机构对林业信贷业务的信心,有效拓宽了林权抵押融资渠道。我们选取武鸣区作为自治区级林业金融创新改革试点,尝试改革传统森林保险承保模式,支持保险机构拓展林业承保面积,武鸣区与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市武鸣支公司合作,开发了森林气象指数保险、碳汇指数保险和森林火灾专项保险等新险种,为森林经营主体提供了更全面的保障。此外,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市武鸣支公司与建信期货联合开展林木“保险+期货”收入险项目,旨在通过金融创新,促进林业种植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桉树人工商品林采伐管理改革,选取横州市、青秀区等为试点,试行桉树“面积+亩产”伐区设计调查,大幅度简化桉树采伐审批流程,持续放活桉树经营,着力提升森林经营主体积极性。

广西广播电视台记者:近年来,南宁市在推进国土绿化工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和亮点?

黄棉:

南宁市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建设“中国绿城”为目标,扎实推进国土绿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造林绿化水平持续提升。2022年以来,南宁市共完成植树造林123万亩,森林抚育185万亩。通过实施红水河、左右江水土流失及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加大石漠化片区治理力度,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有效提高森林质量,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通过加强政策引导,推进树种结构调整工作,着力培育树种丰富、结构优化、品质优良、生态效益显著的多功能混交林,完成树种结构调整1.6万亩。

二是城乡绿化美化协同推进。2022年以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实施农村“四旁”绿化,完成28个村屯绿化美化景观提升项目,种植绿化苗木约5000株,绿化面积90亩。开展珍贵树种进百城入万村行动,完成618个珍贵树种进百城入万村行动项目点,共种植珍贵树种苗木5.07万株。

三是古树名木保护全面加强。2022年以来,南宁市投入古树名木管护资金共计241余万元,针对衰弱、濒危的古树名木,采取根部保护、加固支撑、防治病虫害、“破硬化”等救治措施,确保古树名木健康生长,共完成抢救复壮古树名木378株,古树名木“破硬化”346株。运用多途径宣传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要意义和文化价值,普及保护知识,引导市民认识并参与到古树名木的保护中来。开展古树名木科普宣传周活动、南宁市打击整治破坏古树名木违法犯罪活动“春风”专项行动,持之以恒严密防范、严厉打击破坏古树名木违法犯罪活动,全面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下一步,南宁市将持续巩固绿化成果,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为市民创造更优生态宜居环境,助力首府高质量发展。

南国早报记者:刚才提到创建南宁国家植物园,目前进展情况如何?下一步,工作计划有哪些?

陆志成:

南宁国家植物园创建工作由广西药用植物园牵头,广西植物研究所和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共同配合创建。目前南宁市人民政府已成立南宁国家植物园创建工作专班。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进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协助广西植物研究所落实南宁国家植物园保护研究基地在南宁市选址的相关事宜。

二、对标国家植物园设立规范,统筹修改和编制青秀山相关规划。

三、依托青秀山现有条件,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参与编制南宁国家植物园本底调查报告和发展规划;改造升级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管理设施;改造提升种质资源圃;参与建设统一的植物园智慧管理系统。

四、对标国内一流,建设高素质专业队伍。

五、加强收集保存,提升植物迁地保护水平。青秀山负责收集保存600种本土植物、珍稀濒危植物、特色植物;加强青秀山苏铁等优势植物类群的迁地保护、野外回归、可持续利用等相关工作。

六、扩大开放交流合作,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

七、提升社会影响力。改造提升青秀山科普宣教设施,建设和完善科普解说系统,积极开展与植物园功能相关的社会服务;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科学传播,提升影响力。

八、深度挖掘特色,提升园林园艺展示品质;持续建设、完善植物专类园,举办丰富多彩的花节花展,不断提升园林园艺展示水平。

九、加强植物应用研究,推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充分发挥南宁市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加强地方特色植物种质资源储备、特色植物资源选育和可持续利用研究。

十、参与编制设立系列材料并开展自评,协助自治区向国家提出设立申请。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南宁市在建设现代林业产业体系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蒋艳阳:

2024年,全市林业系统立足资源禀赋、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筑牢生态根基,一产结构持续优化。

二是壮大产业规模,精深加工强链扩群。

三是培育特色品牌,三产融合提质增效。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森林资源培育力度,健全完善产业链条,做大做强林业产业,稳步推进全市林业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林业产业体系作出更大贡献。

李敏:

感谢四位发布人,感谢记者朋友们。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请会后与市林业局联系沟通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作者:庞丽娜 杜佳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