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实平】30年无人看守,小菜摊见证大文明

在南宁市武鸣区的一些国道旁或村屯村口,人们经常会看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无人值守的邻里菜摊。在这里,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将分拣好的蔬菜装篮摆放在路边,无人看守,让路人自助购买。无人菜摊至今历经30多年,依旧维持着自付自取的售卖模式,一个个小菜摊,见证着壮乡发展的大文明。

菜摊是人们维持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乡里乡间,菜摊并不少见,难得的是这份基于无人看守之上的诚信和温情。对于摊主来说,无人看守意味着需要承担菜品、钱财丢失的风险;对于买菜者来说,是购买时是否自觉付款的道德考验。30年间,无人菜摊经久不衰,这里的人们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无人菜摊也出现了新模式——邻里菜摊,即村里自发形成的助老志愿服务队,主动为老人的菜摊遮阳保鲜。此外,村民还通过判断老人当天是否摆摊,推断老人身体近况,从而及时给予相应帮助。“帮老人看管一下,都是举手之劳。乡里乡亲,能帮一点是一点。”村民们字里行间、一举一动,不仅展现了“远亲不如近邻”的深厚情谊,更彰显出一个地方真诚友爱、互帮互助的文明新风。

无独有偶,武鸣区的无人菜摊、邻里菜摊并非个例。据媒体报道,马山县林圩镇、横县罗凤村等不少地方,同样有着经营许久的无人菜摊。这种无人售卖的模式,既让人感动,又让人感慨。感动于人与人甚至是陌生人之间的信任,可以做到这种程度;感慨于时光没有淡化这份诚信与善良,反而让其历久弥新。不得不说,越来越多无人菜摊的出现,越来越多感动人心故事的发生,何尝不是民风淳朴的重要体现呢?

乡风淳,乡村兴。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软实力。这些无人看守的菜摊,犹如春天里的一缕缕阳光,无声形塑着当地村民的价值观。我们要将这份文明延续下去,播撒到更为广阔的地方,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头并进,让村子美、产业兴、百姓富早日成为美好现实。(宁实平)


(作者:宁实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