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实平】成年人永葆童心是一种珍贵的“宝藏”

儿童节刚过,但是网友关于成年人过儿童节的玩笑却热度不减,大家纷纷表示“不装大人,做回小孩” “蹭过儿童节,是我们对生活的倔强”,还有的网友开玩笑说,长大的我们真的在认真过儿童节,自己给自己制造仪式感。不少成年的网友都表示,自己很想酣畅淋漓地过儿童节,给不想老的自己心灵放一场假。也有网友认为,其实不管年龄如何增长,只要心怀善意和对世界的期盼,童心就不会湮灭。

这种成年人“蹭”儿童节的背后隐藏着一个社会现象——成年人的儿童情结。随着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许多成年人的工作压力也与日俱增,怀念童年时的无忧无虑和纯真美好也称为了成年人的“精神抚慰”,而过儿童节也让大家有了共同回忆的理由,引发强烈情感共鸣。网友纷纷表示,自己是“身在中年,心在童年”,曾经那个快乐的孩子长大了,但过儿童节之心依然活跃。

巴尔扎克写在《欧也妮·葛朗台》里的一句话:“世上没有哪一种幸福,不是靠天真无知而来的。”童年在我们脑海里都是无忧无虑的,它承载着我们的欢笑、泪水、梦想和希望,怀念童年更多的是怀念小时候懵懂而又轻而易举的快乐和满足。成年人过儿童节其实是带着补偿心理,在长大后再去弥补小时候的遗憾,用一个“节”来解一个“结”。

有人表示理解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每个年龄阶段都有自己该做的事”,不能打着童心的名号逃避现实。但其实,适当给予成年人们一个喘息的机会也无可厚非,不论什么年龄的成年人,永葆童心、让心态年轻化不是一件坏事,我们不妨给“大龄儿童”们多点包容,担忧成年人过度儿童化会丧失成熟和责任感其实并没必要,相反,成年人在享受童年的回忆和欢乐的同时,在回忆中找到力量和勇气,并在这其中找到平衡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一步步实现童年的愿望和自身的价值。

近日,“禁止蕉绿”“放青松”绿植等等作物的走红,让我们看到了年轻人通过这些谐音梗蔬果,让其成为情绪“嘴替”。“玩梗”的背后其实更多的是成年人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心理慰藉,达到精神自洽。所以成年人的“孩子气”是一种珍贵的“宝藏”,让人带着孩童般的好奇心和天真,在自我调侃中进行心态调节,在自我疗伤中不忘步伐坚定。比如,“童话大王”郑渊洁靠着与生俱来的那一股“孩子气”,让长大后的“小读者们”再一次沦陷在他所创造的童话里,在一字一句里,得到了温柔与治愈。成年人在“光速前进”的状态里,习惯了被推着往前走,我们不妨借着“儿童节”的契机,放慢脚步等一等灵魂,用“孩子气”去治愈所有不如意。童年很短,但是人生很长,无论几岁,但愿每个成年人保留内心那一份纯真和童心,青春不老,梦想也就不会褪色。(宁实平)


(作者:宁实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