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拼经济 奋战开门红|政府靶向施策 助力武鸣区项目建设“快马加鞭”

全力拼经济 奋战开门红

——来自服务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一线的报道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盘瑶)3月13日,记者走进位于武鸣区新材料产业园的广西华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纳米碳酸钙技改升级项目生产车间,生产过程井然有序,生产线已基本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工人在中控室用电脑操作就可以完成整个车间的生产工艺。

在广西华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纳米碳酸钙技改升级项目半成品中控室内,技术工人正在进行操作。记者 盘瑶 摄

华纳公司新项目生产线用于生产高性能、高附加值的纳米碳酸钙产品,应用在特种造纸、光伏、汽车底漆、飞机、海洋涂料、发光涂料等高端制造业领域,行业前景好,市场需求量大。为抢抓市场机遇,武鸣区政府靶向施策,助推重点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这个项目去年9月1日开始动工,原计划9个月完成升级投产。但在今年1月11日我们顺利点火投产,仅用时4个月就完成了其他公司需要1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广西华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黄炜波告诉记者。

技术人员正在测试碳酸钙成品的比表面积。记者 盘瑶 摄

记者了解到,2022年初,广西华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纳米碳酸钙技改升级项目获得南宁市政府批复建设,成为武鸣区工业发展重大项目。在推进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武鸣区各级各部门全力支持,为项目前期建设的各项政策疏通、手续办理等做了大量繁杂的工作。

“去年9月1日,我们的升级项目就被政府授予为‘拿地即开工’重点支持项目,为项目的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提供了巨大帮助。政府各部门在项目的前期工作中,也为我们提供了各种政策咨询和意见,比如指导前期做好立项、规划选址、环评、能评等具体工作,为项目的顺利开工,提供切实的服务。”黄炜波说。

武鸣区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告诉记者,自然资源局为项目的发展及长期布局做足规划,合理规划产业建设所需用地,确保重点建设项目土地供应。城区各部门相互配合,在项目不动产登记、审批等方面,多措并举提高工作效率,统筹协调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

政府瞄准项目建设“拦路虎”,精准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由于产业园区地处喀斯特地貌,供水比较紧张。为了缓解供水困难,我们及时组织队伍进行连片供水的勘探、设计及施工,短短2个月的时间内就完成了连片供水网的铺设。”南宁市伊岭工业发展管理委员会招商局局长谢文峰告诉记者,南宁市伊岭工业发展管理委员会针对重大项目形成了一套全程服务机制,统筹城区的各职能部门采取“会商制度”提升办事效率,一事一议,及时跟进解决项目遇到的困难。

据了解,在国家相关政策及广西“碳酸钙千亿元产业”政策的引导下,依托丰富的石灰石资源优势,广西华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拆旧建新”技术改造的模式,拆除闲置的30万吨碳酸钙落后生产线,升级为年产30万吨高端纳米碳酸钙新生产线,项目分三期技改建设,第一期已经正式投产,第二期正紧锣密鼓地动工建设中,整个项目计划于2025年底前完成,新增就业500-800人。

项目二期正紧锣密鼓地建设中。记者 盘瑶 摄

广西华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连续多年被全国碳酸钙行业评为“中国纳米钙第一强”、2021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该企业不仅是武鸣区甘圩镇纳米碳酸钙生产加工的主力军,更逐步推动传统碳酸钙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精深化发展。项目完成后,将使华纳武鸣公司实现年产61万吨纳米碳酸钙总产能,成为全球产能最大的纳米碳酸钙单体工厂。纳米碳酸钙项目作为产业园的核心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有利于促进下游产业企业的入驻,延伸碳酸钙产业链,使钙基新材料成为南宁市武鸣区的优势产业。

一年春作首,万事干为先,广西华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纳米碳酸钙技改升级项目的顺利推进是武鸣区服务重大项目建设的缩影。“下一步,我们将全力以赴推进新材料(碳酸钙)产业园建设,积极引进‘补链、延链、强链’项目,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同时当好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服务员’,同频共振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南宁市武鸣区甘圩镇党委书记韦舒盈表示。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汤洁葵

(作者:盘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