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邕宁区新江镇驻村工作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五基三化”攻坚年行动和“十优”行动计划为契机,坚持党建领航,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落实产业奖补、跨省就业交通补助、劳务补助等政策,脱贫成果不断巩固,乡村振兴稳步前行。因地制宜谋划集体经济项目,不断引领壮大甜瓜、吴茱萸、食用菌、桑果等特色产业,2022年集体经济收入相较2020年增幅达到89.18%,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那云村
在新江镇那云村那全坡,46个甜瓜大棚连结成片,春耕时节的忙碌和丰收时节的喜悦已经成为那云村23户瓜户这三年来的日常。2021年,那云村驻村工作队积极争取到了邕宁区本级财政配套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0万元,扩建了25个大棚,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种植和销售,以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由那云村驻村工作队牵头设计和申报的“那云甜”商标已顺利通过注册。那云村驻村工作队持续巩固提升村党支部五星级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党建引领推动各项产业蓬勃发展,多次联系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支部开展共建活动,邀请专家向农户传授种植技术。
那云村第一书记李能国查看甜瓜长势
产品质量好了,产量提升了,销售问题怎么解决?在那云村驻村工作队的牵头努力下,2022年,那云村组织了20次农产品团购,解决了部分群众农产品销售难问题。“今年农户采用广西农科院提供甜糯玉米的种子,种出来的玉米又甜又糯,产量也高,最近正好也是甜瓜丰收采摘、集中上市的季节,我联系了各级单位及动员后盾单位的朋友同事们进行团购,帮助群众销售玉米达5万元;甜瓜销售达6万元;鸡、鸭帮助脱贫户销售达3万元。”那云村第一书记李能国说道。
2023年,在驻村工作队记的积极谋划和实施下,那云村继续流转土地50亩发展大棚种植产业,计划建设标准化大棚80个,发展大棚种植甜瓜和青瓜、甜玉米、苦瓜等现代高端优质品种果蔬,建设成邕宁第一个大棚技术发展现代果蔬基地。
华联村
在新江镇华联村果蔬种植加工示范基地里,大片的豆角、芥菜、竹笋喜获丰收,厂房里工人正忙碌地腌制特色酸菜。该基地是华联村2018年引进的集体经济项目,引进该项目后,全村新增种植豆角、芥菜600多亩,基地运营方广西邕宝阳食品公司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加快推进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进程,打造华联村腌制酸菜特色产业链条。
华联村第一书记王娅萍关心群众韭菜收成情况。
华联村驻村工作队积极推动基地运营方——广西邕宝阳食品有限公司开设品牌专营店,打造前方有门店,后方有直供种植加工基地的零售模式。华联村第一书记王娅萍说:“我们一直致力于推动邕宝阳公司扩宽销售渠道,为邕宝阳与南宁云宝宝公司的合作牵线搭桥,实现了华联村酱腌菜制品在“爱南宁”APP上线销售。”驻村工作队发挥资源优势,积极策划示范基地的宣传,借力《南宁日报》、《当代广西》、广西日报数字报、今日头条、《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平台等媒体广泛宣传示范基地酱腌菜的品牌故事,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
2022年,华联村驻村工作队配合推进新江镇至华联村主干道道路拓宽项目的实施,从县道至华联村委的3.5公里道路不再是往日坑洼不断、烟尘纷飞的面貌,极大改善了华联村和邻村那了村的群众出行。此外,驻村工作队还积极参与协助健全村党总支部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规范村务运行,为提高矛盾调解纠纷力度,约定每周二为华联村固定调解纠纷日,得到群众一致好评。
新乐村
在新江镇新乐村那贡坡的食用菌基地里,工人正喜笑颜开地采收黄金菇,新乐村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也参与其中。为延伸食用菌产品附加值,驻村工作队积极与合作社探讨发展思路,推动基地对黄金菇产品采取了“浅加工”与“深加工”相结合的方式,在优先销售鲜品的同时,将黄金菇加工成干品,易于保存运输;同时大力研发黄金菇饮料、黄金菇米粉等,实现农产品深加工,真正通过食用菌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新乐村第一书记黎璐到食用菌基地采收黄金菇,了解产业发展情况。
自2021年初派驻以来,新乐村驻村工作队紧紧围绕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重点,积极谋划产业发展思路,推动新乐村特色产业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精细化发展。驻村工作队带领农户在吴茱萸基地上发展林下养殖,形成了“吴茱萸枝条做原料—食用菌包做饲料—鸡鸭养殖还鱼塘—鱼塘塘泥做肥料—还田吴茱萸及其他作物种植”的循环产业链,使资源能够高效循环利用。
为了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驻村工作队多渠道联系超市、餐饮店等进行收购。目前已有饭桌故事餐饮连锁、榜样餐饮等3家餐饮企业与基地签订了订购合同,全年订购鸡、鸭总量达25万羽,产值预计超过1700万元。“基地在养殖、管理、打包、配送等各个环节都优先聘用脱贫户务工,为村民提供了30个就业岗位,每人每年可以增收2万-3万元。”新乐村第一书记黎璐介绍说。
汉林村
近年来,随着各级党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到徐汉林烈士陵园开展红色教育活动次数的增多,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底蕴深厚的汉林村作被更多人所熟知。
汉林村驻村第一书记覃锋帮孤寡老人黄玄卓干农活。
汉林村以“红色游”的火爆为契机,扎实开展党建引领治理乡村风貌,让整洁有序的环境面貌成为汉林村一张亮丽名片。汉林村驻村工作队配合村“两委”干部集中开展乡村风貌整治工作,组织农民党员、村民代表参与开展清理各坡房前屋后垃圾、拆除乱搭乱建和危房等工作,2021年参与量多达270余人次,共清扫各类垃圾900多吨,拆除16处废弃建筑;2022年清理垃圾195余吨,拆除危房、土房500平方米。“我们结合日常工作,入村入坡宣传乡村风貌整治,开展讲卫生、树新风等活动的宣传引导,村民参与乡村风貌环境整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不少,汉林村的面貌变得越来越好了。”汉林村第一书记覃锋说道。
汉林村驻村工作队注重激发村“两委”班子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充当村委干部团结协作开展工作的“润滑剂”,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2021年争取到邕宁区衔接资金项目1个,实施完成产业道路1623米。驻村工作队对接后盾单位,积极协调提升基础设施,为汉林村安装太阳能路灯11盏,解决了村民夜间出行难问题。2022年,驻村工作队积极对接有关部门,申请建设资金50万元实施“一事一议”项目用于4处共计1878米的巷道硬化;筹集资金14余万用于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建设、维修破损道路和乡村风貌提升项目,完成太阳能路灯维修30盏。
新江镇驻村工作队员们把新江当自己家,把村干部当家人,把村民当亲人,用脚步丈量村情,用真心温暖民心,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在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不管是那云村、华联村,还是新乐村、汉林村,“两委”班子默契日渐提升,特色支柱产业蓬勃发展。崭新的乡村风貌和农民饱满的“钱袋子”,是他们挥洒汗水的见证。他们在乡村一线倾力付出,团结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从“大有可为”变成“大有作为”,共同用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林益林 陆广林 文/图)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