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唐秋艳)礼金收多少、办事要几天、席面摆几桌......红白事要怎么办?找村里“红白理事会”问,跟着村里“简办清单”办,既体面省心又避免铺张浪费。近年来,武鸣区积极推行乡风文明建设,引导村民移风易俗,避免了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陈规陋俗,树立起了孝老爱亲、厚养薄葬的道德风尚。
成立红白事服务中心 为村民提供专门服务
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不仅铺张浪费,还给亲朋好友添了“难”。为了改掉这种陈规陋俗,推行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伏林村在市、城区民政局和双桥镇政府的指导下,深入了解村民意愿后,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由村民推选出村里8位德高望重的村干部及骨干人员成立红白事服务中心。
伏林村红白事服务中心设立在伏林村村委,该中心设置在一间60平方米的办公室内,配备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档案柜等,并在德福屯文化活动中心配备2000平方米的红白事举办场所。每逢村民家里有红白事,都会先到该服务中心进行报备,与工作人员商量如何办理。
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结合日常工作开展服务,主动入户开展政策宣传,引导群众按规定申报红白事。据了解,自成立红白事服务中心以来,伏林村村民但凡有红白事的都能按照要求开展申报登记工作,乡风文明得到有力传播。
双桥镇倡导移风易俗公益广告随处可见。
民主推行“简办清单” 红白事办理有“章法”
2020年12月22日,伏林村红白事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在该服务中心成立前,工作人员初步拟定了礼金数量、办事期限、席面规模、饭菜标准等内容,形成了一个“简办清单”。
当天,该服务中心还模拟举办了一场红白事宴席标准的体验活动,让村民在体验过程中提出意见,并将清单内容写进章程和村规民约,形成最终版《伏林村红白理事会章程》和《伏林村婚丧喜庆事宜村规民约》,并与村民签订移风易俗倡新风承诺书。
现如今,伏林村村民都自觉遵守章程和村规民约。“简办清单”实行后,利民效果得到了群众的认可。2021年1月,伏林村村民甘生华的儿子举办婚礼,没有大操大办和铺张浪费,整个婚礼花费不到2000 元。“红事每桌300—500元,规范办理红白事后,真是便民利民。”甘生华感慨地说。
据统计,村里的红事、白事都按简办原则,一年下来,村里的红白事节约开支20多万元。
推行简约式“壮族婚礼” 弘扬传统民俗文化
说到办婚礼,伏林村以前也存在过婚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高额彩礼等陈规陋习。自从该服务中心成立后,倡导婚事新办,提倡集体婚礼、纪念婚礼、慈善婚礼、家庭婚礼、旅游婚礼等节俭而有意义的婚礼。特别推行简约式“壮族婚礼”,既传承民俗文化、突出纪念意义,又得到年轻人的支持。
壮族婚礼用壮族花轿代替豪华车队。
据介绍,壮族婚礼上,新郎新娘和亲友们穿着特色民族服装,用壮族花轿代替豪华车队,亲朋好友欢歌载舞、敲锣打鼓接新娘。这样的婚礼,年轻人喜欢,又传承了民族文化,还节约接亲费用,主家省心省力省事又省钱,邻里亲朋之间更加团结和睦,村民也乐在其中。
通过移风易俗,伏林村和谐文明的家风民风不断吹进大街小巷,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已经成为新习俗、新风尚,红白事大操大办和天价彩礼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村民红白事操办支出大幅度下降,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壮族婚礼又传承了民族文化,还节约了接亲费用。
积极引导村民移风易俗 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伏林村在引导村民移风易俗,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方面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2021年,武鸣区民政局先后印发《南宁市武鸣区民政局推动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工作方案》《南宁市武鸣区民政局关于开展2021年红白事服务中心建设试点的通知》,制定《红白事操作服务规则》《婚丧喜庆事宜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指导样本,在武鸣区13个试点村(社区)积极推进红白事服务中心工作。
现如今,武鸣区13个镇均已建立红白事服务中心试点。全城区220个村(社区)已全部落实红白事服务中心办公场所,悬挂标牌(门牌),上墙《红白事操作服务规则》和《婚丧喜庆事宜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此外,结合民政部婚俗改革工作要求,2022年,武鸣区还入选为南宁市首批婚俗改革试点区。文明实践在武鸣区乡村大地上生根发芽,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卢超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